深夜,山上突闪“灯光”!不可不知的野外求救技能
深夜,山上突闪“灯光”!不可不知的野外求救技能
在野外探险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掌握基本的求生技能,不仅能在关键时刻自救,也可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本文通过几个真实的户外遇险案例,详细介绍了SOS求救信号的使用方法和其他野外自救技巧,希望能为户外活动爱好者提供实用的安全指南。
真实案例:灯光求救成功获救
8月18日,在中国香港,一家人正在吃饭时,突然发现对面山上有规律的灯光闪烁,呈现出“三短三长三短”的SOS求救信号。其中一名男子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将求救人员安全救出。
这一案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表示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求救技能:“就是SOS模式,大家都要学会喔”、“虽然自己可能用不上,但是说不定能救别人!”
近期户外遇险事件频发
近期,全国多地频繁发生户外遇险事件,造成多名人员伤亡。
- 辽宁丹东凤城市:8月25日,一名4岁女孩随家人露营时走失,最终在河水中被发现。
- 云南大理:7月20日,一名男子在攀登莲花峰时迷失方向,被困于苍山莲花峰下方海拔3400米处。经过9天的紧张救援,最终在茫涌溪谷底瀑布旁的隐蔽处被发现。该男子多处摔伤,衣物破损,身体虚弱,但幸无生命危险。
- 海南吊罗山林区:6月8日,25名徒步人员因地形复杂和通讯信号不佳被困。经全力搜救,6月9日上午被成功转移。此次事件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云南大理失联登山客被发现时的情景
海南吊罗山林区遇险徒步团队救援现场
2023年度户外探险事故数据
《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其中受伤320人,死亡及失踪182人。这些数据表明,户外探险活动存在多重风险,掌握自救和求救技能至关重要。
野外迷路被困如何自救?
发出求救信号
如遇危险,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尝试其他路径。
SOS求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SOS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在摩尔斯电码中用“三点三横三点”来表示。
- 夜间:可用手电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灯光求助,用手掌或布遮挡光源来控制灯光。
- 白天:可用镜面反射来替代灯光,发出求救信号。
其他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的受困求救信号,是在地面摆出较大的三角形,便于施救者发现目标。
积极寻找水源
如野外被困时间较长,及时发现饮用水是存活的关键。可以寻找以下地点:
- 山谷底部
- 绿色植被下
- 草食性动物足迹频繁处
此外,可以在树木嫩叶上套上塑料袋,利用植物蒸腾作用产生凝结水。
搭建临时庇护所
可因地制宜或利用折断的树枝、树干、石块等搭建临时庇护所,以应对恶劣天气或野兽袭击。
出发前的准备要点
关注预警:出发前密切关注当地天气状况,对可能出现的天气做好充分准备,如遇强降雨、雷暴大风、高温等天气预警,应立即中断行程,切勿冒险出行。
准备充分:携带好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常用登山工具、手机及移动电源等。
路线评估: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山区、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区域,提前做好路线评估。
跟随专业向导:尽可能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同出行,可以最大限度远离风险。
野外探险虽刺激,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做好充分准备,掌握必要的求生技能,才能确保安全出游,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本文原文来自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消防、泰报融媒、微博@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