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术前疼痛敏感性预测术后疼痛,可优化高风险患者管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5: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术前疼痛敏感性预测术后疼痛,可优化高风险患者管理

术前疼痛敏感性(PPS)越来越被认为是预测术后疼痛结果的重要因素。根据2024年发表在《英国麻醉学杂志》的研究,PPS与急性和慢性术后疼痛有显著相关性。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手术前疼痛阈值如何指导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见解,尤其是对于高风险患者。

什么是术前疼痛敏感度(PPS)?

术前疼痛敏感度是指患者在手术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这种敏感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例如:

  • 定量感官测试(QST):包括压力、热量和电痛阈值等方法。
  • 压痛阈值 (PPT):测量引起疼痛的最小压力。
  • 电痛阈值 (EPT):测量对电刺激所作出的疼痛反应。
  • 疼痛时间总和 (TSP):评估疼痛如何随着重复刺激而增加。
  • 疼痛敏感性问卷 (PSQ):一种自我报告工具,患者可以借此对日常疼痛情况的感知强度进行评分。

主要调查结果

该研究通过荟萃分析,纳入了70项前瞻性观察研究,涉及超过8,300名患者,评估了PPS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

  • 压力和电痛阈值较低:手术前的PPT和EPT与术后急性疼痛增加有关。
  • 更高程度的时间疼痛总和 (TSP):与急性和慢性术后疼痛有关。
  • PSQ:仅与急性术后疼痛有关,但与慢性疼痛没有显著关联。

急性与慢性术后疼痛

研究强调了急性和慢性术后疼痛背后的不同机制:

  • 急性疼痛:与术前压力和电痛阈值联系最为密切。
  • 腰痛及腰椎间盘突出:仅TSP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强调了其在术后不适的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为什么术前疼痛敏感性对术后疼痛管理很重要

在手术前识别出PPS异常的患者可以:

  • 定制镇痛策略:高风险患者可以接受有针对性的疼痛缓解方法。
  • 改善术后恢复:通过尽早解决疼痛敏感性问题,可以降低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再入院和慢性疼痛的风险。
  • 多模式镇痛:对于高风险患者,结合多种止痛方法可以降低急性疼痛变成慢性的可能性。

优化高危患者疼痛管理的临床技巧

如果确定患者术前疼痛敏感度较高,临床医生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1. 术前评估:使用QST或PSQ来识别疼痛敏感度水平。
  2. 制定镇痛计划:对于痛阈值较低的患者,考虑添加局部麻醉或多模式镇痛。
  3. 密切监测术后疼痛:疼痛敏感度高的患者应在术后立即接受频繁监测。
  4. 预防慢性疼痛:专注于通过早期干预和持续的疼痛管理策略防止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
  5. 实施心理支持:解决潜在的焦虑或灾难化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加剧术后疼痛。

总结

术前疼痛敏感性与术后疼痛之间的关系为个性化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了新途径。通过评估患者术前疼痛敏感性,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术后疼痛,最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出现慢性疼痛的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nysora.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