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鹬蚌相争成语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3: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鹬蚌相争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是一个源自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讲述了鹬鸟和河蚌在争斗中两败俱伤,最终被渔翁一并捕获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最终让第三者得利的情况。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前往赵国游说赵王,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来劝阻赵王出兵。

故事内容

一只河蚌在河滩上晒太阳,突然一只鹬鸟飞来,用长嘴啄食河蚌的肉。河蚌迅速合拢贝壳,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威胁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河蚌也不甘示弱:“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也会被饿死。”正当它们僵持不下时,一个渔翁路过,毫不费力地将它们一同捉走了。

哲理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内部的争斗往往会导致两败俱伤,使第三方有机可乘。因此,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这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冲突时要保持理性,避免因小失大。

成语结构与用法

  • 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近义词: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 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

实际应用

  1.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为了利益两方面鹬蚌相争,结果最后却被第三方拿走了好处。
  2. 由于兄弟鹬蚌相争,互不相让,结果造成家族企业遭人并购的结局。
  3. 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4. 这次选战在党内不同派系鹬蚌相争之下,终于让对手平白地坐收渔翁之利。
  5. 鹬蚌相争的结果,必然两败俱伤,与其让人坐收渔利,我们还是各退一步吧!
  6. 如果我们自己内部不团结,就会发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
  7. 他是一个阴险的人,他想看到两个对手鹬蚌相争,自己得利。
  8. 小明和小红吵架,于是她们打了架,让小兰看见了去告诉老师。这真是鹬蚌相争啊!
  9. 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鹬蚌相争,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