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病高发,中老年人这样调理更健康
冬季心血管病高发,中老年人这样调理更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中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心血虚的调理。据统计,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气温每下降1°C,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1.6%。对于49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心血管疾病带来的死亡率会开始攀升。因此,科学调理心血虚,对于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冬季心血虚高发的原因
冬季气温下降,人体为了保持正常体温,血管会收缩,导致血管阻力增大。尤其是冠状动脉供血量会减少,心脏的负担也就加重了。而且,冬天人体出汗少,水分摄入又不足,血液就容易变得粘稠度增高。在低温条件下,血小板活性还会增强,血液更易凝集形成血栓,心梗、脑梗啥的就可能找上门了。气温降低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再加上早晚温差大,血压波动就更明显了,心脑血管事件也就更容易发生啦。冬季寒冷会让心脏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可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又限制了血液流通,这种供需失衡真的让心脏很“受伤”。特别是在清晨,夜里气温低,体表血液循环慢,心脑血管疾病就容易被诱发。
此外,冬季活动减少、饮食热量增加、体重上升等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因此,中老年人在冬季更容易出现心血虚的症状,如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
冬季心血虚的调理方法
饮食调理
冬季是调补机体、养精蓄锐、增强体质的好时期,进补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适度进补。推荐使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等传统中医药膳,并强调了膏方这种中医独特的进补疗法。
冬季进补应该遵循三个大的原则:一是因人而异,就是人和人的体质是不同的,表现出中医讲的“虚”,或者是脏腑功能的低下,也有差别,因此在补益方法上应有所区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人的虚证分为气虚、阴虚、血虚、阳虚。气虚体质的人可能就是动一动就气短,懒得说话,没有什么力气;阳虚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可能还有怕冷、四肢不温,手和脚都是凉的,夜里经常起夜,或者大便稀溏。这些人气虚阳虚,在使用的食材上,可以用羊肉、鹿肉、鸡肉,偏温一些的食材;如果是气虚,加一些人参、黄芪、党参这样补气的药物,要是阳虚可以加生姜、干姜、肉桂等等温阳的药物。阴虚的人就会容易出现眼干、嘴巴干、大便干,甚至是潮热盗汗;血虚的人经常表现为面色无华,特别是贫血的人,血色素低一点的人,女性月经量多的人也会出现头晕心慌。我们在食材上可以选一些温和甘平的食材,比如老鳖、老鸭、鱼等等,放一些补阴的药物,像百合、麦冬、银耳,补血的药物像当归、熟地、大枣等等,区分开来。在现实中,可能有复合在一起的,不是那么单纯的,需要中医师辩证论治因人而异施补。
二是因时制宜。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一般都会考虑一些补气补阳的药物,推荐一个传统的中医药膳,是中医的医圣——汉代张仲景的一张名方,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养血,生姜温中散寒,中医认为羊肉有补益脾肾的作用,如果在当归生姜羊肉汤里面加点黄芪或者人参,补气的作用就会强一些。如果考虑到年纪大了,也有肝肾亏虚,加点枸杞子、红枣,就照顾比较多一些,在冬季每天煮汤喝一喝是非常好的。当然在冬季的时候缺少了运动,高热量的肉食明显增多,也会容易产生食积,或者带来内热,我们可以多吃一点生萝卜,像白萝卜,中医认为是辛甘凉的,可以降气消食,清化导滞,冬天吃非常好。就像民间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冬天要吃萝卜的原因。
三是进补要适度。我们不能一天让人家吃十几克的人参,一定会产生副反应。补要缓慢地进补,就是扶一下机体的正气,结合锻炼、饮食调整就会很好地改善体质。另外补益的程度也要适度,补益如果过多就会带来上火,甚至滋腻的滋补药可以带来消化不良。
给大家推荐中医独特的进补疗法,叫膏方。各地中医院都在开展膏方养生的文化节,膏方是由多味中药,通过慢火的煎煮浓缩而形成的一种膏状的制剂,实际是根据每一个人量身定制的,一人一方,针对性非常强,这样对于慢病的调理,体质虚弱的人、亚健康状态,或者老年人的抗衰老,这种个性化的定制是非常好的。冬令吃一吃膏方,特别是对老年人,可以明显提升体质、改善免疫力,也能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运动调理
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保持适量的运动仍然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跳绳、健身器材等,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中医调理
龙眼也叫桂圆,入心经。《日用本草》记载其“益智宁心”,清代药学著作《得配本草》认为龙眼“葆心血”。这里为大家介绍一款用龙眼制作的宁心安神汤: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用水熬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可调理记忆力衰退、失眠、神经衰弱等症,还可用于改善夏季脾胃功能减退导致的食欲不佳。桂圆多食易气滞,阴虚火旺者以及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腹泻者应忌食。另外,桂圆性热助火,故儿童应少食。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具体调理方案
每日饮食建议
早餐: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6克、生姜3片、羊肉100克),搭配全麦面包和一杯红枣银耳羹(红枣5颗、银耳10克)。
午餐:红烧鲫鱼(鲫鱼1条、枸杞10克),搭配糙米饭和清炒菠菜。
晚餐:龙眼莲子粥(龙眼肉15克、莲子20克、大米适量),搭配蒸南瓜。
每周运动计划
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30分钟的室内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或慢跑。周六:参加一节瑜伽课程,时长60分钟。周日:休息或进行轻松的拉伸运动。
中医调理方案
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归脾丸(每次6克),并坚持每晚睡前按摩神门穴5-10分钟。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中医调理,中老年人可以有效改善冬季心血虚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关爱家中长辈,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