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古蜀文明的建筑技艺与手工业发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0: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古蜀文明的建筑技艺与手工业发展

2024年,三星堆遗址再次迎来重大考古发现。经过两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北部的月亮湾地点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手工业作坊区,出土了4000多件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三星堆考古研究的空白,更为我们揭开了古蜀文明建筑技艺和手工业发展水平的神秘面纱。

01

玉石器作坊:揭秘古蜀文明的工艺之源

新发现的玉石器作坊位于三星堆遗址北部,距离8个祭祀坑约一公里处。作坊区内集中分布着玛瑙籽料坑、石器原料堆积、石器坯料堆积、石器废料堆积、玉石器残片堆积等,这些遗迹清晰地展现了玉石器生产的不同环节。

作坊区内出土的玉石器坯料、废料、成品和半成品,许多都带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其中,一件阳刻的侧身玉人像尤为引人注目。这位头戴冠帽、橄榄形眼、高鼻梁、大嘴巴的玉人,不仅形象生动,工艺精湛,而且与长江中游后石家河文化中的玉人(神)像极为相似,显示出古蜀文明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02

高等级建筑基址:展现古蜀文明的建筑智慧

在作坊区附近,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处高等级建筑基址。这处建筑采用丰富的营造方式,15个椭圆形的磉墩填埋着红烧土碎块,有的还混入大量小颗的玛瑙籽料,共同构成柱洞式大型建筑的基础。建筑的面积大约150至200平方米,虽然比之前发现的三星堆青关山宫殿要小,但显然不是普通民居,应为当时高等级人群使用的建筑。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处建筑基址的朝向、坑内文物的摆放方位,都与之前发现的8个祭祀坑、青关山宫殿,乃至整个三星堆古城的朝向完全一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这种严谨的布局,充分展现了古蜀文明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的高度智慧。

03

古城布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星堆遗址是一座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古城,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城墙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但考古学家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仍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三星堆古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古城的主轴线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也是古蜀先民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结果,参考了当时的自然山川走势。如此布局一方面便于生产生活取水用水,另一方面又便于利用水路对外联系,体现出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

目前三星堆古城平面布局已经基本清楚:城邑北依沱江的支流鸭子河,悠悠的马牧河从城内蜿蜒而过,将三星堆古城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南边有祭祀区,东、西分别有水门,四面宽厚的城墙拱卫着都城,多座城门和出入城门的道路将都城与周边联系起来。

04

文化交流:多元一体的文明传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指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从铜器制造技术、风格到装饰细节,这些文物为研究三星堆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只有仔细分析研究好每一个个体,以小见大,才能使研究建立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之上。

三星堆遗址的这些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和多元一体的特点。作为全国出土玉石器最多的遗址之一,三星堆遗址不仅展示了古蜀文明的高度发达,也为研究夏商周时期“以玉礼天”的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线索。

目前,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已完成4000余件文物的清理保护工作,接下来还将用6年时间完成12000多件器物的清理。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三星堆遗址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进一步揭示古蜀文明的奥秘。

如果你想近距离感受三星堆文明的魅力,不妨亲自前往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陈列馆开放时间为8:30-18:00(停止入馆17:00),修复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你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旅游平台预订门票,还可以选择人工讲解员或导览机服务,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