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市场的新风口:施工单位如何抓住机遇?
绿色建筑市场的新风口:施工单位如何抓住机遇?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新风口。根据《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报告》,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400万平方米增长至100多亿平方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建筑发展的引领者。
绿色建筑市场现状与趋势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建筑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报告》,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400万平方米增长至100多亿平方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建筑发展的引领者。
2024年,绿色建筑呈现出九大发展趋势:
更加关注韧性: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韧性,采用节能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设计、使用可持续材料等措施。
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追求极致性能:从超低能耗到近零能耗、零能耗,从低碳建筑到零碳建筑,绿色建筑正在向极致性能迈进。
节约用水:低流量管道洁具、灰水系统、雨水收集等节水措施将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多应用。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和墙壁可以提供多种环境效益,如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延长屋顶寿命等。
此外,气候积极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健康建筑等新兴概念也在快速发展,为绿色建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施工单位的机遇与挑战
绿色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施工单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吴景山的观点,这些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低碳建筑的持续发展,对节能降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智能化管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变。
拓展国际国内新的市场空间:全球对绿色低碳建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产业链的市场需求愈发强烈。企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各地也在财政补贴奖励、税收、审批流程、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然而,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建筑用能与碳排放仍存在增长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总量规模持续增长,建筑用能需求持续提升。
对财政补贴资金等政策的依赖较大:随着建筑节能降碳工作的推进,资金需求持续增长,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
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绿色低碳建筑的增量成本较高,长期收益和用户体验不显著,购买意愿不足。
地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建筑能耗需求和节能技术应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
成功案例:汉德邦建材的创新实践
在绿色建筑领域,一些施工单位已经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势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为例,其研发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浙江绍兴龙山书院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这种楼承板由钢筋桁架和混凝土底模组成,最大的优势是楼板底部可以直接抹灰处理。相较于其他形式的装配式楼板产品,它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在施工阶段,凭借钢筋桁架和混凝土底模形成整体模板支撑体系,能够承受湿混凝土及施工荷载。其中,混凝土底模作为施工模板,浇筑完成后成为结构受力层,而钢筋桁架作为楼板使用阶段的受力钢筋,则承受使用阶段的荷载。这种混凝土底模支撑少、免拆卸,楼板底部无需抹灰找平,可以直接装饰装修,且楼板厚度最薄可以做到105毫米,既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和建筑垃圾,又极大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降低综合造价,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有装配率要求的混凝土住宅、钢结构住宅、LOFT夹层、学校、公共建筑等项目中,拓宽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
在浙江绍兴龙山书院项目中,90%的楼层采用了这种楼承板,有效减少了约60%的钢支撑使用量和60%的底部木模板使用量,取消了粉刷工艺,施工全过程减少碳排量约3.3%。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施工单位在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市场营销策略
要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施工单位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品牌塑造:通过参与绿色建筑项目,树立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形象。例如,获得LEED认证等绿色建筑认证,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客户教育:举办研讨会或培训活动,向客户普及绿色建筑的优势。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和长期收益,增强客户的信心和购买意愿。
合作伙伴关系:与科研机构、材料供应商及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产业链协同,降低增量成本,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政策研究:密切关注政府规划和激励措施,确保市场策略符合政策导向。利用政策红利,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线上线下结合的渠道策略:利用数字营销手段,如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线下活动和展会,与客户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成功案例展示:通过展示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证明企业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这些案例可以作为营销的重要素材,吸引潜在客户。
未来展望
绿色建筑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全球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那些能够紧跟行业趋势,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面对绿色建筑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施工单位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施工单位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全球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