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遇上校庆:55年校友夫妇补拍毕业照,8对老人分享婚姻秘诀
金婚遇上校庆:55年校友夫妇补拍毕业照,8对老人分享婚姻秘诀
“东大校园真热闹,老中青年人如潮。校庆一百廿二年,各方校友齐返校。先去找寻同窗友,再赏校园新面貌。今为母校来庆生,共祝明天更美好!”
79岁的吴元贵站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焦廷标馆前,再次朗诵起自己创作的打油诗。两年前,他和老伴郑月云曾在这里参加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而今天,他们作为金婚夫妇,再次回到母校,感受校园的喜人变化。
1964年,吴元贵和郑月云在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相识。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西北山沟里的矿厂工作,从那时起,他们携手走过了55个春秋。因为历史原因,他们一直遗憾没能拍上一张毕业照。今天,在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片馆前,吴老向前来拍照的东大学子借来了两套学士服,和爱人补上了这张迟到55年的毕业照。
“再次漫步母校的校园之中,感觉像回家一样,特别温暖。”吴元贵说。他们手牵着手,漫步在校园里,感受着东大学子的青春气息。在四足机器人展览前,两位老人满眼期待地观看了一场机器人足球赛,不时发出感慨。他们还参观了母校的科研平台,为母校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
吴元贵夫妇的故事,是金婚夫妇幸福生活的缩影。金婚,不仅是时间的见证,更是爱情和承诺的象征。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的婚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呢?
婚姻专家指出,维持婚姻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包括信任、沟通、共同的价值观、相互支持、忍让和包容以及责任。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却是婚姻幸福的基石。
在杨浦区的一场金婚庆祝活动中,8对金婚夫妇分享了他们的婚姻秘诀。已婚57年的陈马康、赵金妹夫妇说:“我们当年结婚,就去政府领了两张结婚证,在家办了三桌酒,就算结好了。那时候的爱情很简单,领完证就坐公交车回家,但是一眨眼就相伴了57年。”
已婚53年的蒋梦根、殷银珠夫妇则表示:“这么多年来,我们几乎没有大吵过,小吵小闹是有的,但感情是吵不散的。直到现在,我们都很感激彼此的付出。”
这些金婚夫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婚姻持久的秘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陪伴;不是惊天动地的浪漫,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
在活动现场,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为老人们献唱了一首《最浪漫的事》,还亲手制作了精美的香囊,赠与金婚夫妇。面对这些青年人,金婚夫妇们也分享了婚姻长久的经验:“两个人在一起,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
金婚,是婚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真正的爱情经得起岁月的考验。金婚夫妇们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婚姻需要经营,需要付出,更需要珍惜。正如一位金婚老人所说:“婚姻就像一棵树,需要用心去浇灌,才能长出幸福的果实。”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金婚夫妇们用他们的坚持和智慧,为我们树立了爱情的典范。他们让我们相信,真正的爱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在岁月的磨砺中更加熠熠生辉。让我们向这些金婚夫妇致敬,祝愿他们的生活永远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