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健康大讲堂教你做好健康管理,享长寿人生
新民健康大讲堂教你做好健康管理,享长寿人生
“做好疾病预防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胡予在新民健康大讲堂上强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专家指出,中老年人应通过主动健康管理,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主动健康管理:从疫苗接种到生活方式
胡予主任指出,中老年人应定期接种带状疱疹、肺炎和流感疫苗,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感染性疾病。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也是延长健康寿命的重要因素。
当前现状:意识不足,误区重重
《中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中老年人在主动健康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疾病预防方面,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对于带状疱疹、肺炎、流感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意识普遍不足,相关疫苗的知晓度和接种意愿度不高。
报告还揭示了中老年人在健康管理中的六个常见误区,包括容易受到伪健康知识的误导、过度追求清淡饮食、忽视医疗手段的积极干预等。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健康管理的效果,还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专家建议:四大方向助力主动健康
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专家提出了四大方向:
增强主动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通过加强知识科普传播,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避免被伪科学信息误导。
纠正不良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中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善计划。
科学接种疫苗,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例如,带状疱疹疫苗可显著降低患病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晓红指出,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应重点关注疫苗接种。
定期筛查,早诊早治,规范化慢性病管理: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疾病隐患。对于已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例如,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避免血压波动。
实现健康老龄化,从主动管理开始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主动健康管理不仅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关键,更是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幸福晚年的基础。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