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诗人王晓波新作《山河壮阔》:融古典意象于现代情感
湛江诗人王晓波新作《山河壮阔》:融古典意象于现代情感
湛江籍诗人王晓波的诗集《山河壮阔》收录了近年来在多个国家发表的诗歌精品,以及最新创作的未发表作品。这部诗集彻底颠覆了传统诗歌创作模式,通过多种文类的交织,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圆润与韵致:王晓波诗歌的艺术特色
湛江籍诗人王晓波的诗集《山河壮阔》出版引发关注。这部作品彻底颠覆了传统诗歌创作模式,通过多种文类的交织,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诗集中所展现的路径、风格及气质与作者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引人入胜的差异。这种差异背后,实则是表达欲望的张力与心灵内在逻辑的巧妙融合,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诗意生长的沃土。
在《山河壮阔》中,王晓波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世界、社会、生活及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知。这些深邃的思考通过精妙的修辞手法、灵动的语言运用、细腻的情感叙述以及对时空转换的巧妙处理得以展现,共同编织成一部兼具抒情性、浪漫主义色彩与细腻笔触的诗歌选集。若需精炼概括其风格特色,“圆润”与“韵致”二词恰到好处。
圆润:情感表达的流畅与和谐
王晓波的诗歌情感表达流畅而和谐,尽管广泛采用了古典意象,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真挚而现代的。这种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读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形成了本诗集独特的魅力之一。例如,在《谁能及这青梅竹马》中,诗人写道:
“把月亮掰开,你就跳了出来
拉起手,我们就构成整个天宇
有阔的海,横的陆,高的天空
还有遍山满岭的梅花”
在王晓波的笔下,生活的细节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而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也被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下来,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文字。
韵致:音韵美与意境的独到营造
王晓波的诗歌在音韵美与意境营造上展现出独到之处。在意象的选取上,他展现出了准确而生动、具体且率真的独特眼光,同时不失大胆与厚重。例如:
“希望我爱的人终生温暖
希望爱我的人满脸欢愉
时光锋利,我如厚钟撞而
无语。只言安怡不言殇”(《冷暖自知》)
“将南山归来满口袋的蝉鸣
挂在东篱。游离万物之外
朝阳晚霞满窗,风雨一生短
有谁的幸福值得采摘”(《东篱》)
“岭南夜空,三千盏明灯
游离西窗,大山深腹
南海之滨,骑着月亮飞行
我们并肩浪迹在天涯”(《骑着月亮飞行》)
这些诗句展现了王晓波在音韵美与意境营造上的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破除自我障碍:王晓波的诗歌探索
王晓波的诗歌创作仿佛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他通过破除自我身上的层层障碍,力求走得纯粹、简单。其诗作《念珠》就完美诠释了一个诗人对周遭的感知能力和天赋的重要性:
“念珠至今在我手腕,已近十年
穿连念珠的绳子断了数次
每次我将这念珠串起佩戴手腕
总觉自己被一尊菩萨搀扶”
《念珠》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因为这首诗没有出现大而空、小而碎的情况。它描写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真正做到了让诗歌回归初心,落地生根。
青年叙事:成熟稳重的情感表达
青年叙事为这部诗集带来了一种成熟、稳重的氛围。通过青年的视角,读者能够以一种更加直接、纯粹的方式去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冲突。例如,在怀念诗人洛夫的《沙漏》中,王晓波写道:
“你是随风的一缕荷香,一闪而没
没法触摸的思绪
万象皆由心生,五蕴皆空
谁人正游向永恒
时间在瓶里,滴溜溜地转”
在写给爱国华侨陈嘉庚的《心里藏着一片大海》中,诗人则表达了:
“人潮涌动 去了还来是海风
鼓浪屿声浪四散
不散的是留芳的名声
夜色苍茫 百年
屹立 不动如一盏航灯
你心里藏着一片大海”
这些诗句展现了王晓波诗歌的成熟与稳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诗歌的日常化与生活化
王晓波的诗歌以日常生活为源泉,将写作融入血脉,使之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日常化与生活化的文学创作态度。他的诗歌让我们在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边阅读边思考,如洞中烛光般探讨生命的幽微。
名家推荐语
王晓波的诗歌获得了多位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非马(著名国际华语诗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王晓波的诗常把我带回到童年的故乡——料峭的早春,蔚蓝苍穹下的小草野花,蛙鸣蝉唱的夏,稻穗飘香的秋……在他纯朴素淡却生动的笔触下,亲情与友情有如泥土上弥漫的芳香,温暖了离乡背井的游子的心。
叶延滨(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杂志原主编):写好诗会使平凡的日子变得精彩,写好诗会让我们虽身处世俗生活而心灵变得高贵而自信,写好诗更能让我们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读王晓波的诗作再次让我增加了对诗歌的热爱和信心!
吴思敬(著名诗歌理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爱是王晓波创造诗美的驱动力量。正是由于他的心中充满对亲人、对故乡、对自然、对人类的博大的爱,他才能勃发出不竭的诗情,创造出不同形态、不同格局、不同风格的诗美。
商震(著名编辑家、诗人,《诗刊》杂志原常务副主编,作家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晓波立足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经验,用诗歌诠释了他与生活的关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他用质朴、真率、简洁的语言,合理的抒情,彰显审美立场和趣味。他的诗,有个性,也有很强的张力。
刘荒田(著名散文家、诗人,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第四届会长):王晓波的诗歌以“深情”著,其诗歌的精彩篇什,乃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所擎的一颗浑圆露珠,是以被拟物化、拟人化的意象浸泡的醇酒,是回甘绵延不绝的上好橄榄。
霍俊明(著名诗评家、诗人,文学博士后,《诗刊》杂志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评委):王晓波在属于他的场景和形象中用文字浇筑成了一个纪念碑——生命个体的时间纪念碑。也许它不高大,但是却足够坚固,足够容纳一个人的时间和记忆的全部。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日常神,这就是精神生活的彼岸。而诗歌就是其间的摆渡者!
杨庆祥(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王晓波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滋养,他善于在意境的营造中抒发个人的情思。在其一系列诗歌中,都能读到一个迂回徘徊的抒情主体,他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私语。这使得王晓波的诗作自成自体,在修辞、节奏和情绪中,构成了有其个人气息盘旋的诗歌世界。
张德明(著名诗评家、诗人,文学博士后,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审专家):王晓波的诗歌是较有特色的,而这种特色与他一直坚守的新古典美学理想和持之以恒的艺术实践关系甚密……在王晓波的诗里,那些散发着古典韵味和精神气质的意象可谓俯拾即是,极为丰沛,它们在诗歌文本中的不断现身,增强了诗作的古雅气质,给人一种古意氤氲的阅读感受。
杨汤琛(著名诗评家,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晓波对古典语言的淘洗与把握让我看到现代新诗与传统之间的有效勾连与充满生机的承续,他擅长对古语进行妥帖的变形、对古典诗境进行创造性的化用与创生,以柔和的方式在现代文学的借鉴与综合中融入了古典元素,缔造了古意盎然又洋溢着现代情感的别具一格的抒情诗歌。
《山河壮阔》作品选(9首)
1. 绽放
我要将渔期提前到来
我要将洋流回暖
我要将丰收在望的喜讯
告知那渴望赶海的渔民
洋流,已经回暖
冰封的海平面生机勃勃
渔讯、渔歌还有赶海吆喝的号子
瞬间传遍渔村的每个角落
渔民僵硬的面容
在微拂的海风里逐一绽放
2. 如果有海豚喊你
不经意,打开月光宝盒
惊现二条蓝鲸双双跃出海面
惺惺相惜的二只大象,跌跌撞撞
不合时宜闯入了人世的丛林
千帆过尽是你的恬淡
落霞深处,庆幸有你并肩
转身时,如果有海豚喊你
恰到好处,尽情吞咽海天的蔚蓝
3. 此时寂静
万物之灵裸露在外的善良
笨拙、难看、微不足道
不善言辞,不习惯寒喧
鹰隼不闻千仞远,俯瞰着
篝火东倒西歪高原空旷无比
松针落地,雪斜吹向河床
愈是寒冷,会愈是孤独
此时,风开始消退冰雪的凛冽
泥土里,一点点地伸展嫩绿
神的气息,在黑暗中
闪烁、舞蹈、奔流
夜深深几许,谁正记录此时寂静
4. 半湖月色
凤凰花数度红了窗外
蝉声,缓缓踱过青葱岁月
有月光翻书
有音符在蓝天飘荡
花鸟作赋,草木入文
你我的汗水浇灌成春绿
从晨光读到月色
半江瑟瑟半江琅琅书声
谁的笑语在夜半梦里荡漾
以为这就是爱情,一回头
半湖月色朦胧,捞不起的月亮
往日的诗稿,现已长出青苔
经年累月,聚话同窗往事
最难忘凤凰树下的斑斓绿荫
每天午后,你匆匆而过的身影
仰起头,同饮梅子青菊花黄
窗外流水潺潺
谁又把心事翻译成青绿
望远山近水,此时蝉唱
逐次又把山光和夜色点燃
5. 山夜
天色暗淡,已晚
山河昏沉,夜幕遮蔽
“簌簌”四野寒风凛冽
悬崖峭壁,如树立起
一张黑色大被
山沟沟空空荡荡
黑暗吞没了来时的道路
湿冷缓缓而来的夜气
沉重,而使人恐惧
一切温暖的事物都被砸碎
“哪里,可以是藏身之地?”
水流声,时隐时现
一点二点三点四点
闪烁不定,算不清的
萤火虫身影
延着水声流动,此时
寂静而不寂寞
6. 五月
草色凝碧,一只蝴蝶飞临
烈日下,木棉果荚破裂
花絮满天飘舞
茫茫飞絮,恰如夏日飞雪
此时蝉唱,喧噪热闹了岭南
推舟。顺水而下
摆渡船上,回眸处
深陷,记忆里的昨天
蹉跎许多不再复返的梦想
暮色苍茫,星空下
隐隐听闻一只蟋蟀,欢快地
和由远而近的一列高铁
错落有致地唱和
7. 雕刻的时光
时光对岸 南岭以南 睡莲不露痕迹
鲜艳 明媚 枯萎 凋零
在光阴的河岸 我捡拾到数根银丝
丢了银发的 也许是那呼啸而过的白马
也许是涉河而过的你和我
庆幸的是 我们发现了莲的心事
窥探到时光的秘密
那骑白马的人 就站在澎湃时光的岸上
8. 晚风
夜已沉默,带走一盏渔火
你从满天繁星中走来
谁在前方不停呼唤,我听见了
水流汹涌着,追逐着远方
昨天太短暂,从不敢奢求永远
永远,也许不会很遥远
此时寂静,我们在晚风中相依
时间正在浪花中穿梭
9. 荡漾
蝴蝶翩然在尖尖小荷上
池塘一阵荡漾
没有风,没有水流
分明听见池塘的心跳
颤动了小荷,生动了水面的
盈盈是一种
爱意,荡漾
王晓波,1968年5月出生于广东廉江,大学毕业后在中山市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香山诗刊》主编。著有《骑着月亮飞行》《雨殇》《银色的月光下》等5部;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中山现代诗选》等13部;曾获人民日报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奖、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本文原文来自湛江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