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血尿别轻视,可能是泌尿肿瘤信号
无痛血尿别轻视,可能是泌尿肿瘤信号
小便带血,医学上称为血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等。其中,肉眼血尿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还可能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预警信号。研究表明,肉眼血尿在60岁以上男性的阳性预测值高达22.1%,女性也有8.3%。因此,一旦发现肉眼血尿,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什么是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红血球,且颜色明显呈红色,这表示尿中含有血块或流血。尿液颜色可能会因肾丝球产生血尿(通常呈棕色)或膀胱尿道产生血尿(通常呈鲜红色)而有所不同。与之相对的是显微血尿,即尿液外观正常,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尿液中红血球的存在。
肉眼血尿与泌尿系统肿瘤的关系
肉眼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非常重要的临床症状,不仅发生于肾脏肿瘤,包括泌尿系统其他部位肿瘤(肾盂、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均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特别是无痛性血尿,更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以膀胱癌为例,80%-90%的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这种血尿的特点是没有痛感,整个尿液中均有血,而且是间歇出现,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又消失了。因此,很多人容易忽视膀胱癌的症状,认为不痛不痒,有血尿自动也就好了,从而耽误了及时诊治。
肾癌的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但随着肿瘤的生长,一些迹象可能开始显现:血尿是肾癌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血尿常为无痛感并有间歇性发作的特征,因其肿瘤血块通过输尿管道还会诱发肾绞痛。
具体预警意义和统计数据
研究数据显示,肉眼血尿在60岁以上男性的阳性预测值高达22.1%,女性也有8.3%。这意味着在这一年龄段,出现肉眼血尿时,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可能已经患有泌尿系统肿瘤。
以邹爷爷的案例为例,70多岁的他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并血块约1周,经泌尿系超声检查发现膀胱壁占位性病变,进一步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后确诊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肉眼血尿作为癌症预警信号的重要性。
发现后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肉眼血尿,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B超检查:是诊断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无创、价廉、简便等特点。对于直径大于0.5cm的肿瘤,超声检出率高达90%以上。
CT和MR检查:有很好的空间性,其判断膀胱癌的分期有非常好的帮助,特别是当肿瘤突破了膀胱,对膀胱周围组织的侵犯。其中MR的优势在于能够判断膀胱肿瘤是否侵犯肌层,对肿瘤分期判断更加准确,准确性可达到85%。
膀胱镜检查:在镜下观察到肿瘤并进行组织活检,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方法。
预防和注意事项
虽然肉眼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重要预警信号,但通过一些日常健康生活调整,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增加水分摄入:每日喝水超过2000 c.c.,帮助排除尿液中的毒素和结石。
避免憋尿:憋尿容易导致膀胱与尿道感染促使血尿发生。
均衡饮食:摄取足够蔬果,避免摄取过高钙质导致结石形成。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尿道和生殖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此外,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泌尿系统肿瘤至关重要。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患泌尿肿瘤的风险增加,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肥胖人群、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等也需要特别关注泌尿肿瘤的早筛。
总之,肉眼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重要预警信号,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