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南水泥厂庇护3万难民,成南京大屠杀“安全岛”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8: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南水泥厂庇护3万难民,成南京大屠杀“安全岛”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30余万中国同胞惨遭日军屠杀。在那场人间浩劫中,位于栖霞山东麓的江南水泥厂却成为一片难得的“安全岛”,为数万名难民提供了庇护。

01

从工业基地到避难所

江南水泥厂由爱国实业家陈范有于1935年创办,是中国当时最先进的水泥厂之一。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工厂被迫停工。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陈范有果断决定: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竭尽所能保护工厂和同胞。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江南水泥厂的留守职工们目睹同胞的苦难,毅然决定在厂内收容保护难民。他们利用厂内的空余工房和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屋,为难民提供栖身之所。最多时,一天要消耗1500公斤救济粮,原本准备当燃料的煤和木料也被用来供难民取暖。

02

国际友人的救援行动

为了更好地保护难民,工厂聘请了德国人卡尔·昆德和丹麦人辛德贝格共同护厂。他们利用德丹两国的中立国身份,在厂区内悬挂国旗,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犯。辛德贝格等人不仅保护了工厂免遭日军掠夺,还积极救助难民,赢得了中国人的尊敬。

03

三万同胞的避风港

据统计,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4月,江南水泥厂共收容了三万多名难民。这些难民来自大江南北,既有苏皖乡民,也有从上海、苏州等地逃难而来的城市居民。工厂不仅为他们提供食宿,还开设了诊所,聘请医生和护士,保障难民的健康。

04

坚守信仰,宁为玉碎

在救助难民的同时,江南水泥厂还面临着日伪的多次诱迫和威胁。从1938年到1943年,日本多次试图通过“合作参股”、“租用工厂”等方式控制江南水泥厂,但均被陈范有等人坚决拒绝。1943年,日本开始强行拆除工厂设备,用于制造飞机的金属铝。面对威胁,陈范有等人宁可让工厂被拆,也不愿为日寇所用,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如今,江南水泥厂旧址已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当我们走进这片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厂区,仿佛还能听到那些年难民们的哭泣与欢笑,看到陈范有、辛德贝格等人坚定的身影。江南水泥厂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守望相助、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