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副作用知多少?专家解析用药风险与改善方法
安眠药副作用知多少?专家解析用药风险与改善方法
近年来,失眠问题日益普遍,安眠药成为许多人缓解失眠的首选。然而,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有高达453万人使用安眠药,这意味着大约每5人中就有1人正在服用。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凸显了安眠药副作用问题的紧迫性。
安眠药虽然能快速缓解失眠,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药物依赖和成瘾。此外,某些安眠药如史蒂诺斯可能引发梦游等异睡症。安眠药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后遗症更是令人担忧。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安眠药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影响大脑认知能力。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安眠药会对肝肾造成永久性伤害,但长期服用的患者需要特别留意认知障碍和药物依赖问题。
面对失眠困扰,是否一定要使用安眠药呢?专家建议,短期失眠和其他失眠类型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应先找出导致失眠的原因,再想办法解除原因。慢性失眠患者则需要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抗抑郁药、褪黑素类和其他类。其中,苯二氮䓬类药物长期使用有依赖性,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较少出现日间困倦和成瘾。抗抑郁药可同时改善睡眠和情绪。褪黑素类药物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同时提高日间的觉醒状态,纠正昼夜节律紊乱。
专家提醒,不应随意联合使用多种安眠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肌肉松弛、日间头晕脑胀等副作用。如果出现失眠现象,不要自行服用安眠药物,建议到正规医院寻求帮助,在医生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服药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许多非药物方法可以改善睡眠。例如,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包括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避免晚上大量饮水,睡前避免强光照射等。运动、放松练习和调整饮食也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降低副作用的风险。
总之,安眠药虽然能暂时缓解失眠问题,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疲劳与嗜睡、依赖性与成瘾性、记忆力减退与认知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专家建议,应尽量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调整作息习惯等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