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MBA丨走进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国际化管理英才——2024英国剑桥研学回顾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7: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MBA丨走进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国际化管理英才——2024英国剑桥研学回顾

近日,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与剑桥世界遗产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英国剑桥研学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多学科和跨领域"为主题,旨在为MBA/EMBA学员提供走进海外名校学习的机会,深入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教育模式,提升国际视野与管理思维,探寻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机遇。

剑桥印象

剑桥大学是一所坐落于英国剑桥市的顶尖研究型大学,采用传统书院制,创办于1209年,是世界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由31所成员学院、超过150个学系及其它附属机构组成。在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剑桥大学位列第2。

百年前,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在这里求学,并用《再别康桥》的诗句使剑桥在中国家喻户晓。剑桥大学的校训 "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在80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孕育了121位诺贝尔获奖者、15位英国首相、13位菲尔兹奖得主、7位图灵奖得主等杰出人才。

开营启学

研学活动在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拉开帷幕,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开营仪式。英国皇家文艺学院院士、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奇商学院高级研究院士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五场研修课程

此次研学活动精心设计了五场专题研修课程,涵盖剑桥大学发展历程、文化遗产、商业研究、创新创业、产业生态等多个领域。课程由剑桥大学的教授学者主讲,为学员提供了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英国皇家文艺学院院士樊台平教授详细解读了《世界顶尖剑桥大学800多年发展史》,从剑桥和牛津的历史渊源到剑桥培养的杰出英才,展现了剑桥大学的学术底蕴。

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杨国华院士讲解了《仰韶文化百年研究史和遗产影响》,强调了仰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展示了考古研究的魅力与价值。

贾奇商学院Giorgio Caselli高级研究院士介绍了《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与商业研究中心》,展示了商学院如何通过独特的研究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剑桥现象》作者Kate Kirk讲解了《“政产学研金用”融合的创新与创业》,揭示了剑桥大学城成为创新创业温床的成功秘诀。

剑桥大学名誉院士兼剑桥市第811任市长George Pippas以《中英携手同行——剑桥:连通城市、大学与企业》为题,呼吁中英双方通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大学与企业更密切的交流,共创双赢。

四所学院深度体验

剑桥大学的书院制是其重要特色之一。书院(College)享有很高的自治权,31所成员学院各具特色。研学团成员先后走进唐宁学院、贾奇商学院、伊曼纽尔学院和国王学院,深度体验剑桥的学习生活。

在国王学院,研学团参观了标志性的哥特式建筑——国王学院礼拜堂,并专程来到徐志摩纪念碑前集体诵读《再别康桥》,以纪念这位伟大诗人。

三大博物馆参访

研学期间,成员们先后参观了菲茨威廉姆博物馆、考古学和人类学系博物馆以及塞奇威克地球科学博物馆,亲身体验其中蕴藏的深厚人文与科学底蕴。

菲茨威廉姆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与艺术品,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差异。

考古学和人类学系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生动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塞奇威克地球科学博物馆则展示了地球的演变历程,馆内收藏了达尔文在小猎犬号航行时收集的岩石与化石。

两种文化交流融合

剑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学术殿堂,不仅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学者和研究者,更以其开放和包容的氛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剑桥大学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给研学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学者相互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共同追求学术进步,这种氛围也让大家看到了中西文化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美好图景。

正如剑桥George Pippas市长所言,在他的愿景中,剑桥能够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崇尚多样性,积极解决在性别、种族、国籍、民族背景、宗教、年龄、残疾等方面的歧视,期待英国和中国踊跃探讨开展合作,促进全球向“无国界世界”迈进。

一份研学证书

在剑桥大学的古老建筑群中,随着结业仪式的举行,这场特别的研学之旅划上圆满句点。

通过精心安排的研学环节,成员们不仅聆听了来自剑桥大学教授学者的精彩讲授,还有机会走进书院、学院、博物馆、研究中心等地交流,深入感受剑桥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教育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亦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优秀学者。

剑桥大学名誉院士兼剑桥市第811任市长George Pippas出席结业仪式,亲自在每位成员的培训证书上签字,并向大家颁发了证书。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收获了这份珍贵的研学证书,获得了难以忘怀的亲身体验,更开拓了思维眼界,深刻体会到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在与不同文化的交融对话中,拓展自己人生的边界。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相信在研学团每位成员离别剑桥之时,都会想起这首诗句。

回首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之旅,不禁深感传承、创新和融合的力量。在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顶尖学府中,得以看到一种教育精神是如何扎根落地,开花结果,传承至今。这不仅是建筑和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剑桥大学对于教育质量的苛求、开放包容的师资团队、学术氛围的构建、团队知识的传承、科研成果的转化等等,都构成了剑桥精神的基石。

同时,也体验到了创新的魅力。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创新是学术研究的关键。剑桥大学鼓励师生勇于挑战传统,善用批判性思维追求新的学术高度。数百年来,从剑桥大学走出无数科学家与学者,都无不在告诉世人,剑桥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摇篮。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MBA/EMBA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提升创新与变革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无论在与当下还是未来,都显得愈来愈重要。

而融合,更是剑桥大学最核心的优势所在,在国际化的剑桥大学,依托书院制与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与学生汇聚一堂,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与知识体系在这里碰撞交融。在剑桥,这样多学科和跨领域的交叉融合,不被局限于书院,更是大学与企业,学界与业界的跨界互动,从而推动构建“政产学研金用”的产业生态,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源泉。

英国剑桥研学圆满结束了,相信对于亲历此次研学的所有成员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研学,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一场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训练,此行的宝贵财富,也一定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助力大家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