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好这5点
俞敏洪: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好这5点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成就孩子一生。作为家长,如何掌握正确的养育方法?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分享了五个家庭教育的秘诀,从情绪管理到规则设定,为父母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秘诀一:心平气和的力量
父母心平气和的力量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当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理性、平和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时,孩子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面对挫折、困难,从而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孩子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状态,还能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有效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家长会习惯把自己在社会上遇见的不公平转化成怨气,再散发出来,并把自己某种不利的状态,通过推卸责任到社会或者其他人身上,来表明自己的无辜。我们的做法是负面的,态度也是负面的,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那么,当他们面对这个世界时,看到的更多也会是负面的一切。
一个正能量的家庭里,宽容、信任、鼓励、赞美、趣味、积极向上始终是主旋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么,孩子的内心是充盈、乐观、阳光的,他们自然也会被赋予更宽广的眼界和更远大的格局。
秘诀三:身教重于言传
亚里士多德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好的家庭教育,体现在父母的身教上。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他们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举止来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父母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当父母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爱与责任时,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
俞敏洪曾说:“父母传给孩子再多的财富,都不管用,你必须把品德传给孩子。有时,给孩子最大帮助的不一定是金钱,而是那些能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比如好的品德、善的心底、美的心灵。”
秘诀四: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
对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这样只会打击孩子。“假如孩子是全班的最后一名,你如何对待他呢?”俞敏洪建议家长,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关心孩子的上升空间,而不是盯着眼前的成绩,家长如何去引导、鼓励孩子,比打骂孩子其实效果会更好。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绩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提升,这才是让他们重拾信心的关键。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带着各自的天赋与潜力,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等待着被发现与点亮。作为家长,我们通过不断的鼓励,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很有可能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结果。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自证预言”,即人会不知不觉按照预言行事,最终让预言成真。大人夸孩子自觉,孩子不用监督就能好好写作业;大人越说孩子优秀,孩子就越优秀给大人看。鼓励、信任之下,孩子哪怕遇见挫折、困难,他们也能努力克服,不让自己辜负父母的期盼。我们要多给孩子捧场,给他们赞美和鼓励,才能不断滋养、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秘诀五:给孩子立规矩
很多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界限感,是家长要着重帮孩子培养的,否则,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无天。每个人都要有规则意识,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
比如,俞敏洪给儿子立的规矩是,孩子不能用手机、电脑玩游戏,玩游戏要有时间限制,并且书房门不能关、不能锁。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在孩子适当的年龄,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收拾屋子、做饭,时间久了,他们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孩子知道,想得到一些东西,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给孩子立规矩,让他们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