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震预警显身手:合肥4.7级地震提前预警,千万人受益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2: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震预警显身手:合肥4.7级地震提前预警,千万人受益

2024年9月18日20时08分,安徽合肥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发生后,合肥市地震局迅速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预案,全员到岗开展处置工作。中国地震局也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派出工作队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01

地震预警与应急响应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预警系统,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向可能遭受破坏的区域发出地震警报信息的行为。地震预警系统通过捕捉地震时最先到达地面的纵波(速度约每秒6公里)来快速测定震级、烈度等数据,并借助电磁波(速度约每秒30万公里)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赶在横波(速度约每秒3.5公里)到达前发出预警信息。

此次合肥地震中,国家地震预警工程成功预警,给安徽省合肥市提前3秒预警、滁州市提前11秒预警,给江苏省南京市提前26秒预警,湖北省武汉地区提前近30秒收到预警信息。初步统计显示,有超过千万民众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收到预警。

地震预警虽然只有短短数秒,但每一秒都极其宝贵。例如,在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中,国家铁路地震信息交换平台在地震发生后7.5秒收到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

湖北省地震局研发的电梯地震开关,能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智能处置紧急停运,目前已在武汉等多地高层电梯推广应用。此外,各类监测预警应用创新正在积极推广,如通过互联网获取地震预警信息的服务终端,以及在多地中小学校覆盖的预警服务终端,这些都在多次地震中助力实现“教科书”式的避险处置。

02

家庭防震应急准备

家庭防震应急准备是地震减灾的重要环节。一个完备的地震应急包应包含以下基本物品:

  • 饮用水:每人每天至少需要2升水,至少准备三天的量。
  • 食物:选择易于保存的食品,如罐头、干粮或能量棒,确保它们的保质期长。
  • 药品:准备一些常用药物,如止痛药、抗过敏药,以及个人需要的处方药。
  • 急救包:包含基础的急救用品,如绷带、消毒液、创可贴等。
  • 手电筒和电池:在黑暗中能起到重要的照明作用,确保有备用电池。
  • 多功能工具:如瑞士刀等,可用于修理或打开容器。
  • 保暖薄被或毯子:保持身体温暖很重要,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

除了上述基本物品,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额外装备,如充电宝、应急通讯设备(如对讲机)、一些现金、重要文件的复印件等。

在准备应急包的过程中,可以和家人一起讨论,了解各自的需求和建议。这不仅能增进家庭之间的沟通,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应急准备的重要性。同时,记得定期检查应急包的物品,确保食物和药品未过期,电池保持充足。每隔几个月,花点时间更新一下应急包,以确保它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03

地震后的注意事项

地震发生后,除了关注余震和建筑物安全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卫生防疫和次生灾害的预防。

卫生防疫:地震后容易发生传染病的蔓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经漂白粉等药物消毒后的水也应煮沸后饮用。饭菜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吃腐败变质受潮霉变的食品及病死的禽畜。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及时清理垃圾,防止水源污染。

预防呼吸道疾病:地震灾区人员密集,接触频繁,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餐具等。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破伤风:破损的伤口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发生深度外伤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次生灾害防范:地震后可能引发火灾、煤气泄漏等次生灾害,要注意用火安全,及时关闭煤气阀门。在应急帐篷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地震灾害中的生存几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升,将为我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