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开建:广西出海缩短560公里,西部发展添新引擎
平陆运河开建:广西出海缩短560公里,西部发展添新引擎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始于广西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平陆运河将通过左江、右江、黔江、红水河、柳江、都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实现中国西南地区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
平陆运河航道等级为内河Ⅰ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建设内容包括航道工程、航运枢纽工程、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建设工期为54个月。
平陆运河的建设将为广西的内河航运和区域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沿线城市如钦州和南宁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平陆运河建成后,广西货物出海距离将缩短560公里以上,激活北部湾经济增长极。平陆运河修通后,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就打通了。出海里程的缩短,将有效改善“广西货不走北部湾港”的现状,还能牵引集聚更多西部内陆省份货物流量,让广西成为西部内陆省份货物穿州过省漂洋过海的首要选择,从而进一步激活广西经济发展甚至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平陆运河起点所在的县级市——南宁横州市(原为横县),这里的船运公司已开始布局谋划。广西横县南通航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琼勇是位“船三代”,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货船从广西百色到广州,水路约1220公里,往返均载货来回总收入约12.6万元,成本高达9万元,来回需时40-45天;平陆运河修通后,从百色至钦州出海,来回总收入约12万元,成本约4-5万元,来回最多15天。
平陆运河的开发为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向海经济、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开发初级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平陆运河经济带以南宁、钦州为重点,联动发展柳州、贵港、防城港、来宾、梧州、北海等城市,沿西江黄金水道向上游延伸至云南等地、向下游延伸至粤西等地,沿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北辐射至川、渝、贵、湘、陕、甘、青等地。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保民表示,目前,南宁市正着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东部产业新城中,伶俐片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为主,六景片区以临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为主。河海联动也为钦州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据介绍,钦州市将依托平陆运河的通道运输和牵引功能,构建石化化工、新能源材料和汽车、装备制造、造纸等4条临港优势全产业链,以及油品、煤炭、天然气、粮油、进口矿石等5条战略能源资源全产业链。
“运河的本质是运输,物流促进贸易,贸易促进投资,投资促进产业化。”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东南亚与国际问题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雷小华说,“平陆运河建成后,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辐射影响最大。国际原材料、资本、人才等要素,通过大联运到达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起到战略支撑作用。中西部地区能得到更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基本保障,而产品市场也能拥有更低的物流运输成本。”
雷小华表示,平陆运河最集中的效应表现是西南出海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中一条最便捷的水运通道,以及为广西临海工业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它的综合效应和社会效应非常明显,项目跨各行各业。平陆运河一旦开通,将从根本上改变北部湾的战略地位。“运河的建成将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助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欧阳斌说,运河对西部地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