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肥东多次地震,最大4.7级,专家排除更大地震可能
合肥肥东多次地震,最大4.7级,专家排除更大地震可能
2024年以来,安徽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多次发生地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14日5时12分,肥东县再次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梁园镇。这是梁园镇今年第三次发生3级以上地震,此前2月24日和5月12日分别发生3.5级和3.1级地震。9月18日,该地区更是发生了4.7级地震,为今年以来最大震级。
肥东县地震频发的原因与当地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肥东县处于郯庐断裂带南段,该断裂带贯穿中国东部,是一条长达2000多公里的深大断裂。安徽省地震局首席预报员李玲利研究员表示,郯庐断裂带在安徽段活动性较弱,肥东地区历史上没有6级以上强震的记录。肥东县地震活动虽较往年频繁,但仍属于正常地震活动期。
针对公众关心的是否会引发更大规模地震的问题,安徽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进行联合会商研判。专家一致认为,原震区近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肥东县应急管理局通报显示,地震发生后,震中区域未发现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社会秩序正常,群众情绪平稳。
面对地震频发的情况,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合肥市地震局在震中区域架设3套地震监测流动台,加强持续监测。安徽省地震局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地震灾害影响程度适时调整响应级别。同时,相关部门积极普及地震预警知识,指导公众科学应对地震。
专家建议,公众应科学理性看待地震,关注房屋质量,掌握避险逃生知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孟潭指出,我国房屋抗震能力已有显著提升,不同地区的设计抗震要求标准不同,发生强震可能性大的地区要求更高。此外,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
肥东县地震频发,虽然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但得益于科学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公众防震意识的提高,地震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专家提醒,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公众应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