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新冠疫苗接种,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新冠疫苗接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接种前,请务必确认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在有急性疾病或感染风险时接种。接种过程中,注意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和卫生要求,留观期间留意身体反应。接种后,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继续遵守防疫措施。了解更多接种细节,保护自己和他人,共同抗疫。
新冠疫苗接种全流程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为保护自己、家人及他人的健康,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预约接种
请市民留意所在辖区发布的预约途径和联系方式,原则上同一接种对象应在同一接种单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即第一针和第二针均在同一接种点接种)。
第二步:接种前准备
须准备:
- 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和流程
- 接种前吃好早饭或午饭
- 备好有效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等)
- 穿宽松、方便实施上臂接种的衣服
做好个人防护:
- 佩戴口罩
- 其他防护要求按照现场工作人员指引
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因此,接种前可以提前了解接种禁忌症,对照禁忌症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接种要求,如有发烧或处于慢性病急性期等,应暂缓接种。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疑问和忧虑,可以提前记录在纸条或者手机便签上,以便在接种前咨询接种医生。
第三步:填写知情告知书
接种时,受种者出示有关证件,医务人员会告知受种者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现场留观等注意事项,也会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接种禁忌:
- 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 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 发热患者
不良反应:
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 接种医生询问您健康状况时,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属于严重过敏体质,既往注射其他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或初次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严禁接种本疫苗。
- 现在患有或者既往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者;糖尿病患者及有惊厥、癫痫、脑病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不适合接种本疫苗。
- 14天内接种其他灭活疫苗,28天内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者建议暂缓接种;接种前有任何不适者建议暂缓接种。
-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 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 接种本疫苗后接种者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由于个体差异,极少人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遇心慌胸闷、气促气喘、头疼、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接种医生,并到医院就诊。
受种者在了解以上内容,并仔细看清楚知情同意书上的条款和具体内容后,签署自己的姓名。
第四步:接种疫苗
带好自己的资料,进入接种区域,开始接种。接种后将按压接种部位的棉签统一丢弃在指定的回收容器内,记得不要带离现场。
第五步:留观30分钟
接种完成后,来到留观区,选择座位坐下,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接种后留观30分钟很重要,绝大多数接种后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
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但出现发热不退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接种后注意事项:
- 建议接种后7天内不要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鱼虾等易引起过敏食物。
- 7天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 接种后24小时内请勿洗澡。
- 接种后如有持续不适及时就医。
备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自2021年3月26日开始,10:00-22:00,具体接种时间以接种点通知为准。
特殊人群接种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行,接种前要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行消失,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前,需要先进行健康评估,确保身体状况稳定。接种前要避免空腹,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疼痛等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行消失,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孕妇
孕妇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在接种后发现怀孕,不需要因此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其他特殊人群
对于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如正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等),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不建议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
接种后的观察与后续跟踪
接种后留观30分钟很重要,绝大多数接种后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但出现发热不退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接种后注意事项:
- 建议接种后7天内不要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鱼虾等易引起过敏食物。
- 7天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 接种后24小时内请勿洗澡。
- 接种后如有持续不适及时就医。
最新接种政策和建议
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依据 WHO、美国 CDC 及相关研究報告显示,同时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和 COVID-19 疫苗是安全的,且可增加疫苗接種率、減少就診次數並提升便利性,降低併發COVID-19及流感重症發生風險,鼓勵民眾可同時接種COVID-19疫苗與流感疫苗。另COVID-19疫苗為不活化疫苗,COVID-19疫苗可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或其他疫苗同時分開於不同手臂接種(同一手臂接種兩種疫苗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感染后接种时间:建議確診者可自發病日起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12週(84天)且無急性症狀後,接種COVID-19疫苗。
接种禁忌症: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COVID-19疫苗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鸡蛋或牛奶过敏者:目前COVID-19疫苗並未含雞蛋或牛奶的成份,故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並非COVID-19疫苗接種禁忌症。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接種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
心脏病患者:mRNA COVID-19疫苗可以使用在大多數慢性心血管疾病史之患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風濕性心臟病、川崎氏症、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對於這些病患,接種mRNA 疫苗不建議採取額外特別的措施。而目前沒有資料顯示有心血管疾病史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癌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
疫苗接种间隔:於4天寬限期內:視同有效劑次,無需補接種。超過4天寬限期:視同無效劑次,需重新接種,並與前 1 劑 COVID-19 疫苗接種間隔至少 28 天。
疫苗剂量不足:超過該疫苗建議劑量一半,該劑不需補種。少於建議劑量一半,應立即於不同部位補接種不足劑量。如未能於當日完成補種或無法確認已接種劑量,則補接種1劑完整劑量,並應於7日內完成。若未能於7日內完成補接種,該劑視為無效劑次。
疫苗剂量过多:針對不慎發生接種COVID-19 疫苗劑量過量的情形,若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可依該廠牌之建議接種。
疫苗超过保存期限:若接種日未超過原廠內部安定性資料之有效期限,則無需補接種。若接種日超過原廠內部安定性資料之有效期限,需重新接種,並與最後1劑接種間隔至少28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