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蚌埠:7300年文明古城展新颜,从双墩遗址到现代活力之都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7: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蚌埠:7300年文明古城展新颜,从双墩遗址到现代活力之都

蚌埠,这座位于安徽省北部的城市,近年来因“蚌埠住了”等网络热词而走红。它不仅是一座拥有7300年文明史和4000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更是一座充满现代活力的新兴之城。从双墩遗址的陶塑人头像到大禹治水的传说,从涂山的《候人歌》到淮河畔的浪漫风光,蚌埠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蚌埠:一座传奇之城

一年多前,很多人甚至还读不太标准“蚌埠”这两个字。如今,随着蚌埠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城市,蜂拥至此的游客已经被这座城市深深种草,有一批人已经将蚌埠奉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里到底是哪儿能让人不断上瘾?

这场魔法也许从7300年前就已经开始施展。出土于蚌埠双墩遗址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因造型别致而蜚声海内外。

“少女”嘴角轻扬,宛如新月,暖化人心。那穿越千年的微笑凝固了传奇,沉醉了时光,被称为“一笑千古风流,赛过蒙娜丽莎”。从临摹日月山川的“写生派”到狩猎劳作的“生活派”,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600多件刻划符号似古老的暗语,透露着中华文明起源的曙光。

蚌埠:一座现实之中的神话之城

大禹治水,世代景仰,也伴随很多神话色彩浓厚的情节与事物。比如“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还有记载大禹治水曾经召唤神兽“应龙”助战,还曾与“力逾九象”的水妖无支祁搏斗。种种神话与传说,简直像《封神演义》一样的神话剧。

近日,蚌埠市博物馆引进了国宝级文物“遂公盨”,这件距今至少2900的著名青铜器底部镌刻着10行铭文,一共98个字,“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记录了大禹带领百姓劈山运土,疏通河道,治理洪水的历史事件,遂公盨证实了大禹治水的真实度不容置疑。

禹墟遗址、荆涂两山回荡着大禹“三过家门不入”劈山导淮、万国诸侯、执玉帛来朝的上古气派。古老的神话穿越时空,在蚌埠与现实交汇。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叙述者,流传千古的故事、沉默的山石、静静的流水都在诉说着那些遥远而辉煌的岁月。

神话是历史的另一副面孔。固镇,垓下古战场依然回响“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龙兴之地、龙子湖畔,斑驳的石雕碑刻至今吟诵着明朝开国将军汤和的赫赫声名。神话的故乡,也许总受神明庇佑,也养成了蚌埠的锦鲤体质,愿你我透过神话、传说,能更懂一座城,更懂人类文明,也更懂人。

蚌埠:一座浪漫之城

这里有古老王朝的宏大叙事,也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留下关于生命的微观体验。苏轼、黄庭坚、梅尧臣等历代诗人都经过这里,面对着山川灵秀,多有诗歌吟咏,不乏佳作名篇。

世人皆道苏轼偏爱江南,殊不知他与蚌埠也情缘匪浅。苏轼登临涂山时曾赋诗《涂山》,“川锁攴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能庙,乌鹊犹朝禹会村。”白乳泉旁还有苏轼的题字“天下第七泉”,不知这个“七”苏轼是如何考证而出,也许苏轼是把自己喜爱的幸运数字“七”留在了这里吧。

涂山与淮河自古便人文荟萃,弦歌不绝。中国最早的诗歌《候人歌》便也诞生在涂山一带,歌中仅有4字“候人兮猗!”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首情歌。它被称为“南音之始”。后来的《诗经》、《楚辞》用“兮”都可看作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不仅有“南音导其源,楚辞盛其流”之说,以后的汉赋也与之一脉相承。

涂山巍巍,淮水汤汤,共同见证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也滋养孕育了悠久灿烂的蚌埠历史文化。

蚌埠:一座治愈之城

愿为一山水,而赴一座城。不饮酒的人也早已醉倒在蚌埠的青山绿水中。枕河而居,依水入梦,这种充满诗意又浪漫的生活方式是蚌埠人早已习惯的日常。

从楼宇边流淌,在街角处拐弯,淮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将蚌埠分为“南岸”和“北岸”。

北岸朝气蓬勃,散发着年轻的活力,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

南岸一派沉稳,坐落着皖北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娱乐中心、医疗中心,“河你在一起真幸福”。

靓淮河景观带上,网红打卡点个个都是“人气王”,吸引着市民和天南海北的游客。继初代顶流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之后,“金沙滩”“独树岛”也迅速加入网红阵营。

紧邻朝阳路,淮河公路桥东边的“金沙滩”人称蚌埠版“马尔代夫”,闻名遐迩的独树岛离岸30多米。

一棵大柳树独占一个岛,绿色丝绦迎风摆动。它是蚌埠人治水兴水、推进淮河生态修复和治理的见证。

河南岸宝兴面粉厂阁楼,五一期间正式开放,尘封百年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散发浓浓的民国风情攀上吱吱呀呀的阁楼台阶。

临窗远眺,听听淮水拍岸,闻闻四季花香,目之所及皆是诗情画意。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弦来到蚌埠后,曾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打动。他说联想到了张若虚名作《春江花夜月》,在蚌埠变得具象化。他认为,蚌埠拥有许多诗意的场景和文化实体,应该是诗人谈诗、读诗的地方。每每在傍晚过河,眼睛和心灵获得的舒适感,让再紧绷的灵魂也会得到放松。淮河上温暖又壮观的晚霞,光耀天空,霞光万道,仿佛打翻了梵高的调色盘,主打的就是一个治愈。

淮水奔流,一心向前,从不回头,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蚌埠:一座风味之城

蚌埠,努力提升旅游环境,优化旅游体验,对游客有求必应,花式“宠客”。无数游客走进这里,这才渐渐发现,蚌埠原来如此宝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这里驻足、回眸、回味。

没有大城市的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这里永远充满了生活气息。

转角遇到熟人的热络招呼,午后在街边小店喝杯咖啡,下班后友人相聚酣畅尽兴。市集街道皆是人间烟火味,这是小城的温情脉脉,是独属于蚌埠的氛围感和城市印记。

地处南北分界线,汇聚了南北方的地道风味。每个县城、每个地区都有独当一面的精细味道,共同构成了蚌埠味道。

在蚌埠这个小城,美食是一门艺术。小龙虾、冰酒酿、烧饼夹里脊,皖C三件套是每位游客必打卡的美味之选。尝一口蚌埠小龙虾,鲜香萦绕舌尖;品一口冰酒酿,清凉洒脑门;街头巷尾随的烧饼夹里脊,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温情和味道。这些貌似普通的美食却承载了几代人的心血与匠心,是岁月的沉淀与情感的印记。

蚌埠是中国小龙虾第一城,这里的烹饪技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每一道美食都是用心制作,让游客们能品尝到最地道的美味。这份细腻与温情正是小城独有的魅力所在。这里有马思纯最怀念的童年味道,这里也是李荣浩在各种场合多次安利的最美家乡。

有美食、有风景、有历史、有人文,还有成为时代刚需的“松弛感”。

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了蚌埠,这其中有寻找乡愁记忆的步伐,也有来异乡找到归属感的落脚声。远眺着壮美的景致,近观着人间烟火,这里乃一座英雄之城,在风云激荡中锻造着坚韧不拔的蚌埠精神。

渡江战役的战火燃起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总前委,那一代先辈们风华正茂、挺身而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今新时代的蚌埠人,继承着先辈的光荣传统踏上了征程,铸就着青春的梦想。他们义无反顾,执着前行。

这座城市永葆着奋斗不息的内在精神,壮志凌云,气势如虹。

城市如人,都需要有趣的灵魂,而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蚌埠:7300年文明古城展新颜,从双墩遗址到现代活力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