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官兵的心理健康及调适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6: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官兵的心理健康及调适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重要课题,对于武警官兵而言更是如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官兵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常见心理异常的表现及原因,并提供了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一、官兵心理健康概述

1. 什么是健康?

过去认为,健康包括三层含义:

  1. 身体无畸形或缺失
  2. 体内无微生物感染
  3. 体内无异常增长

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具体包括四个维度:

  • 躯体的
  • 心理的(行为的)
  • 社会功能的
  • 道德健康

2.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强调心理环境的内稳态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应以积极主动的、平衡而灵活的、正确与明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和以后的客观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个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自我管理,不受情绪影响,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2. 个人了解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制定出恰当的目标,正确调节自我需要与环境的关系,用正当的方法满足自我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 个人能够接受别人与自己的差异,接纳他人和各种不同的观点,对别人做出客观的评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 注意心理卫生,以预防精神病、神经症、变态人格、心身疾病以及行为适应不良等心理疾病。

健康不是固定的概念,会因社会心理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从生命适应的角度来看,健康状态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 适应自如:完满康宁
  • 适应良好:身体康强
  • 适应正常:健康
  • 适应不良:健康欠佳
  • 不能适应:疾病严重
  • 严重不适应:死亡

3. 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的要求

  1. 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根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被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事实上,智力的异常,常导致其他心理功能出现异常。

  2. 情绪协调,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官兵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3. 意志品质健全:意志是人类能动性的集中表达,是官兵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 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
  • 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
  • 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
  • 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决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1. 人际关系和谐: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
  • 乐于与人交往
  •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 能客观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 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1. 自我意识正确:心理健康的官兵应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努力完善自我;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掩饰、不自卑,对自己的长处不自傲;他们的生活观是积极的,不挑剔自己、不厌恶自己,能够以愉快的态度接纳自己。

  2. 环境适应良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官兵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对现实环境的能动适应和改造,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

  3. 人格结构完整: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适中、合理;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4.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与人生各阶段生理发展相对应的是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官兵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既不能是少年老成又不能是成人幼稚化。

二、军人常见心理异常的表现

1. 军人中常见的心理异常分类

主要有三类:

  • 心理问题:指那些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未泛化,而只局限于引发事件的自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紊乱。
  • 心理障碍:指那些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
  • 心理疾病边缘: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持续时间较久,内容一再泛化,所以,紊乱的内容与原始精神刺激的内容相距较大。其强度严重干扰了某些方面的正常思维逻辑,往往呈现偏执或人格与行为的偏离。有时,可伴有不典型的妄想或偶然出现的幻觉。

2. 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1. 焦虑:表现为心慌、气促、上腹部不适、失眠多梦、颤抖、脸色苍白、乏力、虚弱、疲劳等。主要由信心缺乏引起。
  2. 抑郁:表现为无望、无用、无助感,对工作、生活、前途失去信心,悲观厌世、头昏乏力、晨重晚轻,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
  3. 强迫:可以出现强迫意念、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强迫回忆以及强迫情绪等行为表现。
  4. 人际敏感:表现为多疑、多心、一点小事引起内心不安,过分敏感,以至影响人际交往。
  5. 恐怖:表现为胆小、羞怯、被动、内向、依赖等,明知不应该,但是无法控制自己。
  6. 偏执: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好梦想、易冲动等。
  7. 敌意:主要存在着从思维、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的敌对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毁物、伤人。
  8. 精神病性:包括各种精神病的症状,如幻视、幻听,被控制、被洞悉感等。
  9. 躯体化:心理异常以躯体的不适表现出来,如:恶心、呕吐、心率不齐、心绞痛、胃部不适、头痛、牙痛、疲乏无力等。
  10. 疑病:表现为对自己的躯体健康或身体某一部位特别关注,对身体不适格外敏感,总是疑心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反复检查排除阳性。常见于某些性格缺陷、抑郁质或体质欠佳者。

3. 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分析

  1. 警营生活适应不良
  2. 目标和理想受挫
  3. 人际关系不和谐
  4. 情绪不稳定
  5. 人格不成熟
  6. 性问题困惑
  7. 家庭问题的影响
  8. 管理教育不当
  9. 突发事件、恐怖活动、战争的影响

三、增进官兵心理健康的途径

1. 管理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开展科学的心理选拔工作
  2.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3. 开展不同层次人员的心理训练
  4. 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警营文化、团队精神、享受快乐警营生活等)
  5. 脑体结合、有张有弛防止过度疲劳
  6. 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7. 建立良好运转的社会支持系统
  8. 慎重处理热点、敏感问题,干部树立良好形象

2. 自我心理调适的根本方法

(1)心理调适的根本观点

  • 心身统一的观点
  • 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 认知和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 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2)心理调适的根本方法

  1. 改变认知的方法
  2. 积极暗示的方法
  3. 情绪调整的方法
  4. 针对应激的方法
  5. 科学用脑的方法
  6. 行为训练的方法

改变认知的方法

各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认知:

  1. 我已经付出了很大努力,应该受到表扬或奖励。
  2. 我为朋友付出了很多,他应该完全的回报我。
  3. 我们是朋友,你应该把所有的秘密告诉我。
  4. 只要能知名,无论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做。
  5. 潜艇出海,就意味着孤独和寂寞。
  6. 只要发生险情,脑子就会一片空白,束手无策。
  7. 我有一次失误,我这一辈子都完了。

各种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认知:

  1. 我在努力的过程中已经很有收获,无所谓表扬或奖励。
  2. 为朋友付出是应该的,不应该等待回报。
  3. 我们是朋友,更应该尊重他的个人隐私和权利。
  4. 能知名的事不一定都是好事,坏事我坚决不做。
  5. 和战友一起出海,我不孤独,也不会寂寞。
  6.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处事冷静。
  7. 我有一次失误,我认真总结教训,把它变成经验。

积极暗示的方法

树立信心的方法(自我鼓励)

  1. 类似的事情我已经经历过。
  2. 我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3. 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4. 我一定能成功!
  5. 你行,他行,我凭什么不行!

情绪调整的方法

  1. 保持愉快的心境:乐观主义人生观、培养幽默感、自我暗示等。
  2. 保持热情:增加愉快生活体验、鼓劲等。
  3. 保持心身和谐:适度紧张、适度的情绪表达、合理的宣泄方法等。
  4. 改变思维模式:排除情绪障碍。

沉着面对应激

  1. 要未雨绸缪,加强训练,提高应激耐受力。
  2. 强化实战的情境模拟训练,提高承受力和指挥管理能力。
  3. 书面模拟演习,制定各种预案,发现培养人才。
  4. 控制舆论队伍,掌握“制心理权”,争取社会支持。

科学用脑的方法

  1. 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做到脑体结合。
  2. 注意科学饮食健脑
  3. 注意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4. 进行有利于健脑的运动
  5. 音乐----大脑的按摩剂

行为训练的方法

  1. 自我松驰的方法

  2. 呼吸调整的方法

  3. 三线放松功

  4. 生物反应训练

  5. 抗恐惧训练

  6. 自我松驰:通过训练学习一种自我根据感觉而控制肌肉紧张程度的方法。如闭目养神、阶段性松弛、自我控制训练等。

  7. 呼吸调整:吸气—憋住—呼气,一吸,一呼,注意节奏和频率。吸气时注意体会一股清凉的空气经鼻上行,憋住,体会头脑逐渐被清新的空气充满,使头脑清醒。然后空气从口腔中徐徐呼出。呼气时体会一些污浊的温热的空气经口腔全部排出体外。

  8. 三线放松

  • 身体前面线:头顶-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侧-膝关节-两小腿前侧-两脚趾。
  • 身体后面线:枕部-顶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侧-两腘窝-两小腿后侧-两脚底。
  • 从头顶到手指:头顶-两颞部-两颈部-两肩部-两上臂-两肘部-两前臂-两腕-两手指。按照上述顺序,依次缓慢放松。
  1. 生物反应训练:利用声、光、电的技术,把心率、皮肤电阻等生物学信息引出并加以放大,反馈给受训者,指导和帮助提高训练效果的方法。

  2. 消除恐惧训练

  • 认识恐惧---人人都会有的情绪
  • 直面恐惧---冲破自己的假象
  • 战胜自己---“不让恐惧左右自己”果断果断再果断,攻击攻击再攻击。
  • 体验恐惧的艺术---体验恐惧保持自制。
  • 管理恐惧---设想心里期望的结果、调节对压力的反应、建立目标、专心致志防止分心、相信自己保持乐观、达到无意识境界。
  • 用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正视恐惧。去做你认为恐惧的事情。

心情一亮的个10按钮

  1. 助人
  2. 不苛求完美
  3. 有氧运动深呼吸
  4. 晒太阳
  5. 倾诉
  6. 听音乐
  7. 理发
  8. 玩喜欢的项目
  9. 笑一笑
  10. 12

武警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教育官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 促进官兵对警营环境的适应能力
  3. 培养官兵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4. 帮助官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档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