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的心理健康及调适
官兵的心理健康及调适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重要课题,对于武警官兵而言更是如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官兵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常见心理异常的表现及原因,并提供了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一、官兵心理健康概述
1. 什么是健康?
过去认为,健康包括三层含义:
- 身体无畸形或缺失
- 体内无微生物感染
- 体内无异常增长
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具体包括四个维度:
- 躯体的
- 心理的(行为的)
- 社会功能的
- 道德健康
2.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强调心理环境的内稳态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应以积极主动的、平衡而灵活的、正确与明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和以后的客观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个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自我管理,不受情绪影响,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 个人了解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制定出恰当的目标,正确调节自我需要与环境的关系,用正当的方法满足自我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个人能够接受别人与自己的差异,接纳他人和各种不同的观点,对别人做出客观的评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注意心理卫生,以预防精神病、神经症、变态人格、心身疾病以及行为适应不良等心理疾病。
健康不是固定的概念,会因社会心理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从生命适应的角度来看,健康状态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 适应自如:完满康宁
- 适应良好:身体康强
- 适应正常:健康
- 适应不良:健康欠佳
- 不能适应:疾病严重
- 严重不适应:死亡
3. 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的要求
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根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被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事实上,智力的异常,常导致其他心理功能出现异常。
情绪协调,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官兵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意志品质健全:意志是人类能动性的集中表达,是官兵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 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
- 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
- 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
- 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决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 人际关系和谐: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
- 乐于与人交往
-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 能客观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 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自我意识正确:心理健康的官兵应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努力完善自我;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掩饰、不自卑,对自己的长处不自傲;他们的生活观是积极的,不挑剔自己、不厌恶自己,能够以愉快的态度接纳自己。
环境适应良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官兵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对现实环境的能动适应和改造,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
人格结构完整: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适中、合理;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与人生各阶段生理发展相对应的是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官兵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既不能是少年老成又不能是成人幼稚化。
二、军人常见心理异常的表现
1. 军人中常见的心理异常分类
主要有三类:
- 心理问题:指那些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未泛化,而只局限于引发事件的自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紊乱。
- 心理障碍:指那些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
- 心理疾病边缘: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持续时间较久,内容一再泛化,所以,紊乱的内容与原始精神刺激的内容相距较大。其强度严重干扰了某些方面的正常思维逻辑,往往呈现偏执或人格与行为的偏离。有时,可伴有不典型的妄想或偶然出现的幻觉。
2. 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 焦虑:表现为心慌、气促、上腹部不适、失眠多梦、颤抖、脸色苍白、乏力、虚弱、疲劳等。主要由信心缺乏引起。
- 抑郁:表现为无望、无用、无助感,对工作、生活、前途失去信心,悲观厌世、头昏乏力、晨重晚轻,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
- 强迫:可以出现强迫意念、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强迫回忆以及强迫情绪等行为表现。
- 人际敏感:表现为多疑、多心、一点小事引起内心不安,过分敏感,以至影响人际交往。
- 恐怖:表现为胆小、羞怯、被动、内向、依赖等,明知不应该,但是无法控制自己。
- 偏执: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好梦想、易冲动等。
- 敌意:主要存在着从思维、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的敌对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毁物、伤人。
- 精神病性:包括各种精神病的症状,如幻视、幻听,被控制、被洞悉感等。
- 躯体化:心理异常以躯体的不适表现出来,如:恶心、呕吐、心率不齐、心绞痛、胃部不适、头痛、牙痛、疲乏无力等。
- 疑病:表现为对自己的躯体健康或身体某一部位特别关注,对身体不适格外敏感,总是疑心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反复检查排除阳性。常见于某些性格缺陷、抑郁质或体质欠佳者。
3. 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分析
- 警营生活适应不良
- 目标和理想受挫
- 人际关系不和谐
- 情绪不稳定
- 人格不成熟
- 性问题困惑
- 家庭问题的影响
- 管理教育不当
- 突发事件、恐怖活动、战争的影响
三、增进官兵心理健康的途径
1. 管理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开展科学的心理选拔工作
-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 开展不同层次人员的心理训练
- 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警营文化、团队精神、享受快乐警营生活等)
- 脑体结合、有张有弛防止过度疲劳
- 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 建立良好运转的社会支持系统
- 慎重处理热点、敏感问题,干部树立良好形象
2. 自我心理调适的根本方法
(1)心理调适的根本观点
- 心身统一的观点
- 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 认知和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 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2)心理调适的根本方法
- 改变认知的方法
- 积极暗示的方法
- 情绪调整的方法
- 针对应激的方法
- 科学用脑的方法
- 行为训练的方法
改变认知的方法
各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认知:
- 我已经付出了很大努力,应该受到表扬或奖励。
- 我为朋友付出了很多,他应该完全的回报我。
- 我们是朋友,你应该把所有的秘密告诉我。
- 只要能知名,无论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做。
- 潜艇出海,就意味着孤独和寂寞。
- 只要发生险情,脑子就会一片空白,束手无策。
- 我有一次失误,我这一辈子都完了。
各种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认知:
- 我在努力的过程中已经很有收获,无所谓表扬或奖励。
- 为朋友付出是应该的,不应该等待回报。
- 我们是朋友,更应该尊重他的个人隐私和权利。
- 能知名的事不一定都是好事,坏事我坚决不做。
- 和战友一起出海,我不孤独,也不会寂寞。
-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处事冷静。
- 我有一次失误,我认真总结教训,把它变成经验。
积极暗示的方法
树立信心的方法(自我鼓励)
- 类似的事情我已经经历过。
- 我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 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 我一定能成功!
- 你行,他行,我凭什么不行!
情绪调整的方法
- 保持愉快的心境:乐观主义人生观、培养幽默感、自我暗示等。
- 保持热情:增加愉快生活体验、鼓劲等。
- 保持心身和谐:适度紧张、适度的情绪表达、合理的宣泄方法等。
- 改变思维模式:排除情绪障碍。
沉着面对应激
- 要未雨绸缪,加强训练,提高应激耐受力。
- 强化实战的情境模拟训练,提高承受力和指挥管理能力。
- 书面模拟演习,制定各种预案,发现培养人才。
- 控制舆论队伍,掌握“制心理权”,争取社会支持。
科学用脑的方法
- 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做到脑体结合。
- 注意科学饮食健脑
- 注意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 进行有利于健脑的运动
- 音乐----大脑的按摩剂
行为训练的方法
自我松驰的方法
呼吸调整的方法
三线放松功
生物反应训练
抗恐惧训练
自我松驰:通过训练学习一种自我根据感觉而控制肌肉紧张程度的方法。如闭目养神、阶段性松弛、自我控制训练等。
呼吸调整:吸气—憋住—呼气,一吸,一呼,注意节奏和频率。吸气时注意体会一股清凉的空气经鼻上行,憋住,体会头脑逐渐被清新的空气充满,使头脑清醒。然后空气从口腔中徐徐呼出。呼气时体会一些污浊的温热的空气经口腔全部排出体外。
三线放松
- 身体前面线:头顶-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侧-膝关节-两小腿前侧-两脚趾。
- 身体后面线:枕部-顶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侧-两腘窝-两小腿后侧-两脚底。
- 从头顶到手指:头顶-两颞部-两颈部-两肩部-两上臂-两肘部-两前臂-两腕-两手指。按照上述顺序,依次缓慢放松。
生物反应训练:利用声、光、电的技术,把心率、皮肤电阻等生物学信息引出并加以放大,反馈给受训者,指导和帮助提高训练效果的方法。
消除恐惧训练
- 认识恐惧---人人都会有的情绪
- 直面恐惧---冲破自己的假象
- 战胜自己---“不让恐惧左右自己”果断果断再果断,攻击攻击再攻击。
- 体验恐惧的艺术---体验恐惧保持自制。
- 管理恐惧---设想心里期望的结果、调节对压力的反应、建立目标、专心致志防止分心、相信自己保持乐观、达到无意识境界。
- 用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正视恐惧。去做你认为恐惧的事情。
心情一亮的个10按钮
- 助人
- 不苛求完美
- 有氧运动深呼吸
- 晒太阳
- 倾诉
- 听音乐
- 理发
- 玩喜欢的项目
- 笑一笑
- 12
武警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教育官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 促进官兵对警营环境的适应能力
- 培养官兵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 帮助官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