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遇北归:墨江标志园15处景观演绎天文与民族交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3: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遇北归:墨江标志园15处景观演绎天文与民族交融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标志着太阳直射点达到南行的极致,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值。在中国,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在云南省墨江县,冬至这一天则赋予了北回归线标志园更加独特的意义。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是目前世界上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是一个融天文、地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墨江县城西、昆曼大通道墨江段东侧,是昆明通往普洱及西双版纳的必经之地。园区以北回归线为中轴,通过十五个精心设计的景点,以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让游客增加对北回归线的认知,表达人类对自然、阳光、生命的敬畏。

天文馆:探索宇宙奥秘的窗口

飞碟形的天文馆是目前北回归线上规模极大、功能极齐全的回归文化主题科普馆。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主径40厘米的天文望远镜,这台被誉为“滇南第一镜”的望远镜可以360度探寻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奥秘。此外,裸眼3D科普影院采用3D电影技术,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将北回归线上奇特的天文地理奇观、神秘的故事传说逼真地展现出来,让观众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模拟实景带来的全新娱乐效果,犹如身临其境,惊险、紧张、刺激。

日晷:古代计时的智慧结晶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内的日晷由指针和圆盘组成,盘面划分成二十四格代表十二时辰。当太阳光照在圆盘上时,指针的影子就会投向盘面上相应的时辰,以此来显示当天当地的太阳时刻。冬至这天,由于太阳高度角最小,日晷的影子会达到一年中最长,为观察和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提供了绝佳机会。

回音壁:声学现象的奇妙体验

在自然界特定的地域中,即使发出的声音很小,也会被清晰地放大,而且声音更加悠长、连绵不绝,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这种地域被称之为“回音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内的回音壁设计巧妙,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声音的奇妙反射,感受声学原理的神奇魅力。

日月交辉水池:天文现象的地面呈现

水池的中央有两个各重达16吨的大理石球,代表了太阳和月亮。每逢甲子年,由于太阳、月亮、地球的公转和自传到同一条线上,这时候在墨江就会出现太阳还没有落山,月亮便开始升起,在日光和月光的照射下,这两个大理石球便会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投影并且交织在一起,因此形成了“日月交辉”的景观。虽然这一现象并非每年冬至都会出现,但其背后的天文原理却值得深入探究。

超越塔:象征性的精神寄托

超越塔由81级台阶组成,高23.26米,与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一致。23°26′是北回归线的纬度数,81级台阶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挑战。哈尼族传说中,在北回归线上自东向西穿过超越塔就可以年轻一岁,寓意着“穿越时空隧道”。

哈尼取火台: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哈尼族用来进行神圣取火仪式的广场。由三条气势磅礴的龙组成了哈尼族家里火塘中常用的三角灶。哈尼族是火的民族,火塘在哈尼族的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性,它是一个家庭的"核心",老人们常在火塘旁给下一代讲述祖先的故事和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同时,边说边要往三角灶中加柴,避免灶中的"火魂"离散,保佑全家安康、幸福。

石阵广场: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观测

广场是一个测量二十四节气的圭表,由12棵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柱组成,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正南柱上有一个金属圆球,正午时的投影总是在紫红色线上移动,可据此来准确推断出二十四节气。12棵石柱同时也象征着哈尼族12个支系团结、和睦地生活在北回归线这片神奇迷人的绿洲。

夸父追日:文化的传说与精神

为降服太阳拯救族人的夸父把太阳追赶到墨江后累死在这里,他的肌肤化成了黄土,毛发化成了绿野,血液化成了河流,永远守望着北方的大地。不知实情的太阳最多只敢来到墨江就回头南去,从此以后墨江就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不仅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更是一个将天文、地理知识与哈尼族文化完美融合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能领略到独特的民族风情,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冬至这天,不妨来到这里,感受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体验北半球最短的白昼,聆听哈尼族的古老传说,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