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第二型糖尿病共存:饮食运动控好血糖 延长寿命不是问题
与第二型糖尿病共存:饮食运动控好血糖 延长寿命不是问题
第二型糖尿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有显著影响。然而,通过合理的血糖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与疾病共存的心态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
根据英国糖尿病协会的报告,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可能会使预期寿命减少约10年。导致患者寿命缩短的主要因素包括:
- 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 高血糖常伴随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些状况会进一步损害心脏、肾脏、眼睛和神经系统。在某些情况下,低血糖和糖尿病性酮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也可能危及生命。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及注意身体异常,可以降低与第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死亡风险。
根据2019年台湾糖尿病年鉴的数据,在2000年至2014年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早,平均余命越短,且与一般人口平均余命的差距越大。具体数据如下:
女性患者:
20岁诊断:比一般人口平均余命少4.9年
40岁诊断:比一般人口平均余命少2.6年
65岁诊断:与一般人口平均余命仅差0.7年
男性患者:
20岁诊断:比一般人口平均余命少5.6年
40岁诊断:比一般人口平均余命少3.2年
65岁诊断:与一般人口平均余命仅差0.2年
与第二型糖尿病共存的实用建议
保持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进行2.5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至少1小时的高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爬山、骑自行车等,而高强度运动则包括跑步、游泳等。
饮食调整:高纤少油
在饮食方面,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建议用全谷物食品替代精制淀粉,多吃蔬菜。对于超重的患者,需要减少热量摄入,选择高纤维食物,避免高脂肪零食,如薯片、饼干等。建议选择瘦肉,如去皮鸡肉,减少加工肉类的摄入,多采用蒸煮方式烹饪。
体重管理
对于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一年内减重5%-10%。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还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压力管理
压力被认为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当身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会释放压力激素,导致血压和血糖升高,免疫系统被激活。同时,消化、生长和修复过程会减缓,以确保能量用于应对威胁。持续的压力会使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建议通过练习正念或参与减压活动来降低压力,从而减少心脏病、中风、高血压以及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并发症的风险。
血糖监测与药物治疗
为了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具体方法包括使用胰岛素、监测血糖、健康饮食、运动和服药等。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应维持在4-6mmol/L(60-99mg/dL)的目标范围内,以预防短期和长期并发症。
然而,仅靠饮食和运动可能不足以维持血糖健康。随着病情发展,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会逐渐减少,或胰岛素抵抗情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表明身体已无法自行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通常,到了这个阶段,患者除了需要胰岛素外,还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可擅自更换药物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果药物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咨询。
定期回诊的重要性
建议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1-3个月回诊一次,医生会根据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估病情并调整药物。随着年龄增长,饮食种类和摄入量需要适时调整,同时要密切关注并发症的早期迹象。
需要注意的是,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营养素,因此务必记录每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帮助控制血糖,管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