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古城探秘:天后宫“乞龟”活动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41: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古城探秘:天后宫“乞龟”活动揭秘

泉州,这座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古城,承载着千年的海洋文化记忆。在这里,东西方文明交汇,多元文化交融,孕育出独特的闽南风情。每年岁末,泉州天后宫都会举办盛大的“乞龟”民俗文化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信众前来参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泉州古城,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乞龟”活动的神秘与庄重。

01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泉州,古称“刺桐”,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港就已跻身世界四大港口之列,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据记载,当时的泉州港“市井十洲人”,各国商贾云集,呈现出一派“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

泉州的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闽越族就已在此濒海而居,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开创了中华海洋文明的先河。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正是在这片蔚蓝的大海上孕育而生。泉州湾宋代沉船的发现,更是见证了这座城市曾经的海上辉煌。

02

天后宫:妈祖信仰的发源地

泉州天后宫,位于古城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天后宫历经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存建筑群保存有宋代构件和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天后宫的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分布,包括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东西轩、四凉亭、两斋馆和梳妆楼等。其中,天后殿规模最大,采用廊院式布局,殿前与戏台共同形成重要的祭祀与观演空间。殿内供奉着妈祖神像,香火鼎盛,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信众前来朝拜。

03

“乞龟”:妈祖信仰的民俗传承

“乞龟”是泉州天后宫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举行,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活动的主角是一只巨大的“大米龟”,由数万斤大米堆砌而成,象征着吉祥和丰收。

“大米龟”制作工艺精湛,通常由泉州和台湾澎湖两地的制龟师傅联手完成。近年来,随着工艺的进步,“大米龟”的规模逐年增大,2024年的“大米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88万斤,成为历年之最。

“乞龟”活动的仪式感极强,通常包括点睛、摸龟和分发“平安米”等环节。在点睛仪式结束后,市民和游客会有序走过平安桥,俯身绕行大米龟,从头部开始逐一抚摸每个部位,寓意着“摸到头,起大楼;摸到嘴,大富贵;摸到身,大翻身;摸到尾,有头又有尾”。活动结束后,泉州天后宫还会将部分“平安米”分发给孤儿院、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群体,其他“平安米”则分发给市民游客带回家分食,象征着将平安和福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04

妈祖文化:连接两岸的精神纽带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奇女子。她因救助海难而献出年轻的生命,被人们尊称为“妈祖”。千年来,妈祖信仰从泉州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寄托。

在台湾,妈祖信仰尤为盛行,全台有3000多座妈祖宫庙,1600多万台湾民众信仰妈祖。1989年,宜兰县南方澳南天宫20条渔船载着224名台胞直航湄洲岛,开创了两岸隔绝40年后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民间直航。此后,妈祖文化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精神纽带,每年都有大量台湾信众前来泉州天后宫朝圣进香。

05

结语:文化传承与现代意义

“乞龟”活动不仅是对妈祖信仰的传承,也是泉州海洋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凝聚着泉州人对平安和丰收的祈愿,展现了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泉州正以“海丝名城”的新姿态,续写着这座城市的海洋故事。

如今,泉州天后宫已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年的“乞龟”活动都吸引着大量台湾同胞前来参与。这一传统民俗活动,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让我们一起走进泉州古城,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领略“乞龟”活动的神秘与庄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