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报教你在家培养孩子良好用眼习惯
学生健康报教你在家培养孩子良好用眼习惯
近日,学生健康报发布了《中小学生科学用眼的五点建议》,为家长提供了在家培养孩子良好用眼习惯的实用指南。这五点建议包括合理安排用眼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和用眼距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均衡饮食以及定期检查视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科学建议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研究表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中国儿童青少年用眼卫生指南》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累计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每天不超过2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家长应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过度用眼。
保持正确坐姿和用眼距离
正确的坐姿和用眼距离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孩子在读书写字时,应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即眼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离桌子一拳(约10厘米),手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此外,坐姿要端正,腰背挺直,双脚平放,这样既能保护视力,又能预防脊柱弯曲。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户外光照强度是关键因素,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如球类运动、跑步、骑自行车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护视力。
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对视力保护同样重要。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对视力有益,如胡萝卜、菠菜、蓝莓、鸡蛋等。DHA对视网膜发育很重要,可从深海鱼类中获取。同时,要避免过多摄入甜食和高糖饮料,因为高糖饮食会影响视力发育。
家庭环境与家长榜样作用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用眼习惯有很大影响。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用眼榜样。比如,不在走路、吃饭时看手机,不长时间盯着屏幕等。同时,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保证充足的光线,选择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此外,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
保护孩子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守护他们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