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成江苏就业新高地,部分技术岗位年薪突破30万
数字经济成江苏就业新高地,部分技术岗位年薪突破30万
近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125102元,其中数字经济产业的薪资水平尤为亮眼。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更是高达196104元,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充分表明,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江苏薪资水平的新高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其中。
江苏数字经济:领跑全国的产业新引擎
作为经济强省,江苏在数字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23年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已提高到11.4%左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3年全国第一。截至去年底,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7.9,连续9年全国第一,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3.7%)、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5%)等重点指标全国领先,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
高薪职位涌现:数字经济人才需求旺盛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江苏涌现出一批高薪职位,成为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该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达196104元,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而在具体职位方面,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和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的年薪更是突破了30万元大关。
以京东集团为例,该公司在江苏地区招聘的经营分析岗、客户运营岗、财务会计岗等职位,均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其中,经营分析岗要求应聘者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有零售行业背景优先,并具备3年以上经营分析工作经验;客户运营岗则要求应聘者细心并能主动解决客户问题,具备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财务会计岗则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财经相关专业,具有2年以上财务或会计相关经验。
未来可期: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江苏数字经济产业的就业前景依然十分广阔。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认为,江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厚实、应用空间大。在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江苏需要把握四个趋势:
一是把握人工智能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临界点”的趋势,以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抓手卡位进位。江苏需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夯实数据资源、算力、算法模型等基础底座,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高标准打造一批人工创新先导区,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二是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入深度转型升级突破期的趋势,以“网联”赋能“智改数转”打开数实融合新空间。江苏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要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产业主赛道,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低成本、轻量化、易部署、易运维”的功能突破,力争率先打开大规模应用的通道,以“网联”的渗透力、链接力加速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
三是把握前沿创新推动技术经济范式向上跃迁的趋势,强化科技金融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江苏在推进数字“硬核”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同时,需要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力度,形成对冲风险、激励创新的有利条件。
四是把握庞大内需市场优势凸显与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在更高水平推动形成数字经济的供需匹配。江苏既要更大力度引进外部优质资本和高端资源,也要积极鼓励本土市场经营主体做强做大,推动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品质型转型,把握数智化、绿色化、健康化的消费趋势,拓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新场景、新空间。
在数字经济的风口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深耕细分赛道,寻找产品的“点”。例如,在南京市江宁高新区的元宇宙产业大厦里,南京梦之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虚拟仿真技术,解决了医学教育中的痛点。目前,该公司开发完成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公卫预防医学、医学技术专业等领域的1000多项教学产品,被国内超过400多所医学院校和医院使用。
面对未来产业的风起云涌,更加考验政府的定力和眼光。林茂辉认为,数字经济的创新会集中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一方面,政府要懂科创和前沿技术,避免被资本“裹挟”“带入”,不要“一阵风”“一锅烩”。另一方面,要依托已有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要注重从本土特色企业中精心发掘培育“新生力量”。
数字经济正成为各行各业竞逐的发展风口。对于求职者而言,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技能,将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这些高薪职位都在呼唤着新一代的数字人才。江苏,这片数字经济的热土,正期待着你的加入,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