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叶茁圣教你养成尿液健康好习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3: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叶茁圣教你养成尿液健康好习惯

尿液健康是反映我们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等特征,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养成良好的尿液健康习惯,如避免憋尿、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等,对于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1

憋尿的危害

憋尿是现代人常见的不良习惯之一,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或学习中,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忍着不去上厕所。然而,这个看似无害的习惯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研究表明,长期憋尿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尿液中含有细菌和其他代谢废物,长时间滞留在膀胱中,细菌容易繁殖,进而引发尿路感染。特别是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的影响。尿路感染会带来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肾脏健康。

除了尿路感染,憋尿还可能导致尿路结石的形成。当尿液在膀胱中长时间停留,其中的晶体析出增加,更容易结晶聚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路结石。这不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导致尿痛、尿路梗阻、尿潴留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憋尿还可能对肾脏和膀胱造成直接伤害。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可能会反流进入肾脏,导致肾积水,增加肾盂肾炎的风险。在极端情况下,长期憋尿甚至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肾衰竭或尿毒症。此外,憋尿还可能引发膀胱癌。

憋尿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可能引起出血性脑卒中;憋尿还会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发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如果长时间憋尿后突然排尿,由于膀胱快速排空,腹腔内压力下降,回心血量减缓,还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

为了避免这些危害,建议大家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无论多忙,都不要等到感到非常急迫才去上厕所。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保持尿液稀释,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如果担心工作繁忙而忘记上厕所,可以设定闹钟提醒自己定时起身活动,顺便去趟厕所。

0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水是生命之源,对维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成年人体内水分占体重的60%,婴幼儿体内水分含量更是高达70%以上。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能帮助人体维持体温调节系统的稳定,也能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严重缺水会影响人体电解质平衡,而电解质代谢紊乱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神经系统的功能,严重者甚至会昏迷。

为了确保各项生理功能正常运转,我们每天需要补充约2.5升的水。其中,通过饮食摄入的水分大约为0.8-1.0升,因此,我们还需要额外饮用1.5-1.7升的水。然而,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公众健康饮水蓝皮书》数据,我国仅有6.7%的成人每天喝水量完全达到推荐量,约25%的成人饮水量能接近推荐量,其余将近7成被调查对象的饮水量都不达标。大学生群体的喝水量也堪忧,2021年一项调查发现,武汉大学生中有约80%的人每天喝水量低于1.5升。

多喝水不仅能帮助预防多种慢性病、提高免疫力,还能改善情绪、提高认知能力。在进餐前适当喝水能提高饱腹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控制热量摄入、预防肥胖的目的。充足的水分能提高新陈代谢率,帮助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多喝水能降低血液内尿酸浓度,预防尿酸结晶在关节、肾脏等区域沉积形成结石,还可以通过频繁排尿促进尿酸排出,改善痛风和高尿酸症状。喝够水,尤其是睡前适当喝水,能弥补睡眠期间因呼吸、皮肤蒸发流失的水分。这样就能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夜间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水喝够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多喝水不仅能预防尿液浓缩导致尿路结石,还能利用排尿冲刷来促进小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排出。多喝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爱喝甜饮料、酒精性饮料的不良习惯。而减肥、不喝甜饮料/酒精饮料这两项,又恰好有助于降低血脂,可见,多喝水对于预防高血脂有辅助作用。多喝水不仅能帮助我们排出病菌和毒素,还能确保体内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这其中就包括免疫物质的合成。此外,多喝水提高了鼻腔、口腔黏膜湿润度,能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缺水可能会让受试者更疲劳、缺乏活力、注意力下降并觉得任务难度增加。也有研究发现饮水量受限制时人们的幸福感会下降。另有一项针对2000人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发现,长期缺水和受试者认知功能衰退有关。看来,不喝“快乐水”,哪怕只是多喝水,都能让我们心情更好。

然而,喝水也需要讲究方法。有人认为只要按照“每天八杯水”的量来喝就可以了,但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如果只记得八杯水,忽略了杯子的容量,拿400、500毫升的杯子喝,可能会觉得实在喝不下那么多。实际上,“八杯水”理论是以一次性纸杯来计算的,一杯约220230毫升左右,总量不到1.8升,接近1.7升的推荐量。感到口渴时,人体缺水程度已经在1%2%了。建议大家养成随时喝、少量多次的习惯,在口渴前喝水,避免影响健康。饮水机、桶装水中的水若放置时间太长,又不注意消毒和充分加热,其中滋生的细菌也会危害健康,还不如现烧现喝的白开水。至于矿泉水,的确比纯净水多了一点矿物质,但只要好好吃饭、科学搭配,就可以确保多数矿物质摄入充足,压根不用在意矿泉水中微乎其微的矿物质。很多朋友觉得,多喝水是一件痛苦的事,不仅容易忘,还很无聊。通过探索无糖花果茶、自制无糖水果冰饮的方式,可以喜欢喝水;也有人把起身接水、喝水当成久坐时难得的锻炼机会去珍惜。

03

观察尿液颜色

尿液颜色是反映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的尿液颜色通常在清澈到深黄色之间变化,这反映了身体的水分状态和健康状况。尿液颜色的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健康信息。

  • 清澈或淡黄色:表示身体水分充足,这是健康的尿液颜色。
  • 亮黄色:可能是最近吃了维生素,特别是B群维生素,让尿液颜色更亮。
  • 深黄色:可能表示身体开始缺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 橘色:可能是脱水的迹象,或者某些食物、药物的影响。如果持续不变得最好去看医生。
  • 粉红或红色:可能是食物如甜菜根、红色火龙果造成的,但如果没有吃这类食物,可能要注意是否有血尿的问题。
  • 棕色:可能是肝脏问题或严重脱水的迹象,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
  • 绿色或蓝色:虽然很少见,但某些食物染色剂、药物或特殊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出现这些不寻常的颜色。

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比如呈现不寻常的橘色、粉红或红色、棕色、甚至是绿色或蓝色,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讯。这些颜色的变化可能与脱水、食物、药物或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关。如果颜色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04

怀孕期间的尿液颜色

怀孕期间,尿液颜色可能会比平时更深,这在很多情况下是正常的。原因是怀孕时身体的代谢率增加,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分,如果水分摄入不足,尿液就会变得浓缩,颜色也更深。此外,怀孕期间服用的维生素补充剂也可能让尿液颜色变深。不过,如果尿液颜色变化伴随其他症状,或者颜色非常异常,最好咨询医生,以确保一切正常,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

05

尿液的其他特征

除了颜色,尿液的气味和其他特征也能提供重要的健康信息。例如,异常强烈或不寻常的气味可能表明感染或代谢异常。尿液中过多的泡沫可能指示肾功能问题,而混浊的尿液则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迹象。如果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06

总结与建议

尿液健康习惯的养成对于维护整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避免憋尿、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观察尿液颜色,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多种健康问题。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始于日常的小细节,关注尿液健康就是关爱自己的重要一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