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颜色异常,警惕消化道出血和胆道梗阻
大便颜色异常,警惕消化道出血和胆道梗阻
大便颜色的变化可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信号。黑色柏油样便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白色粪便则可能提示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胆道肿瘤等。如果你发现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消化道出血:黑色柏油样便的警示
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症状,是一种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据统计,每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约为50~150/10万人,约占所有住院患者的1%~2%。其中,60%~7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上消化道,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
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包括呕血(呕吐红色鲜血或咖啡样物)、便血(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粪便,有时为柏油样黑便)、腹痛、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头昏、心慌、乏力、血压低、心率快)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憩室炎、肿瘤、药物因素、食管损伤、痔疮等。不良生活习惯(如进食质地坚硬、油腻的食物,吸烟饮酒,熬夜)和精神压力大都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
胆道梗阻:白色粪便的预警
胆道梗阻是指各种病因造成胆汁排出不畅,甚至完全阻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同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此病。
胆道梗阻的主要症状有腹痛、黄疸、发热、寒战等。其中,腹痛和黄疸是本病的最常见症状。当患者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时会出现发热和寒战。胆道肿瘤的患者可能出现消瘦。
胆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胆结石、胆道肿瘤、胆道损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寄生虫等。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女性、有慢性胆囊炎的人群等。
实际案例: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案例一:一位106岁超高龄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贲门撕裂导致反复呕血、黑便,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这表明,即使在超高龄患者中,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消化道出血也是可以控制的。
案例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过急诊ERCP技术成功救治两名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这展示了现代医学技术在治疗胆道梗阻方面的进步和成效。
医生建议: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医生建议,任何大便颜色的显著变化都应引起关注。黑色或焦油状大便可能表明胃肠道出血,而白色或灰色大便可能与肝脏或胆囊功能障碍有关。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早治疗。
大便颜色的变化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提示。黑色柏油样便和白色粪便分别提示消化道出血和胆道梗阻,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及时的医疗干预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保护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