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紧急提醒:FaceTime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警方紧急提醒:FaceTime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近日,警方发布紧急提醒,指出FaceTime存在重大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和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再次凸显了在数字化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FaceTime诈骗案例频发
周琳在加班时接到了一个显示为“微信官方客服”的FaceTime视频电话。电话另一端的“工作人员”告诉周琳,她在微信上开通的“财付通”已经过了3年免费期,如果不及时取消,将开始收取每月800元、一年9600元的费用。在对方的引导下,周琳一步步按照指示操作,差点被骗走银行卡里的所有钱。幸运的是,她在最后关头意识到这是电信诈骗。
艾睿曾接到老家“公安局”的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声称她名下某张银行卡涉嫌洗钱案件,需要配合调查。在对方的诱导下,艾睿开启了消息免打扰功能,退出微信,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最终被骗子转走了银行卡上的钱。
刘小芸在接通不法分子打来的FaceTime视频电话后,对方利用她的人脸信息登录其手机银行,并通过线下取款、转账到数字人民币账户的方式转走了3万元。尽管刘小芸在事后冻结了银行卡,但对方继续用Apple Pay的方式进行多笔境外消费。
FaceTime为何成为诈骗工具?
FaceTime作为苹果设备的内置视频通话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加密通信:FaceTime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确保通话内容只有收发双方可以访问。这种加密方式使得第三方难以监听或拦截通话内容,但也给执法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挑战。
显示名称可更改:FaceTime允许用户自定义显示名称和邮箱,本意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识别来电人员,但这一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编辑显示内容来冒充官方工作人员或熟人。
屏幕共享功能:FaceTime支持屏幕共享,诈骗分子利用这一功能,诱使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从而窃取银行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难以追踪:由于FaceTime的加密特性和苹果生态的封闭性,相关部门很难对其进行直接干预,导致电信诈骗罪犯的行踪难以追踪。
如何防范FaceTime诈骗?
谨慎接听陌生来电:对于不明来源的FaceTime请求保持警惕,尤其是涉及敏感信息的情况。如果接到可疑电话,可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对方真实身份。
关闭非必要功能:如果平时不常用FaceTime,建议直接关闭该功能以降低风险。在iPhone上,可以通过“设置”→“FaceTime”来关闭FaceTime功能。
不要开启屏幕共享:切勿应陌生人要求开启屏幕共享,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与陌生人共享屏幕,特别是涉及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时。
定期更新软件:及时更新iOS系统和相关应用程序,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防护措施。苹果公司会定期发布安全更新,修复已知漏洞。
加强密码保护: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器来生成和存储复杂的密码。
提高安全意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如冒充公检法、客服等,不要轻易相信来电者的身份。对于任何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请求,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使用安全检查功能:在iOS 16或以上版本的iPhone上,定期使用“安全检查”功能来管理你分享的内容。这可以帮助你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FaceTime因便捷性和广泛用户基础成为诈骗目标。虽然其技术设计注重隐私保护,但用户需提高警惕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被恶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