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从港口之城到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厦门:从港口之城到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有着迷人的风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西晋时期的同安县,到明朝的中左守御千户所,再到清朝的思明州,厦门经历了多次变迁。如今,厦门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足迹,感受它的独特韵味吧!
历史沿革:从海岛渔村到重要港口
厦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当时设置了同安县,县治位于今同安区的大同街道,辖域包括现今厦门市大部、金门县及漳州市角美镇东部。此后,厦门经历了多次行政建制的变迁。
唐代,厦门被称为“嘉禾屿”,开始出现渡口码头。到了宋代,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厦门逐渐发展成为海上交通的重要节点。元代,澎湖列岛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同安县,进一步加强了厦门的海防地位。
明代是厦门发展的重要时期。洪武二十年(1387年),周德兴为防备倭寇,在厦门岛西南端筑中左守御千户所城。因该城池位于九龙江的海门岛下游,故而得名“下门”,雅称“厦门”(意为“大厦之门”,即国家之门户),这便是"厦门"一名的由来。
郑成功时期,厦门成为重要基地,大量船舶进出厦门港。郑成功主张“通洋裕国”,开辟了东西洋贸易通道,厦门成为当时我国东南沿海首屈一指的对外贸易口岸。
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开海禁,厦门正式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厦门港也成为闽海关所在地。作为全省通洋“正口”,厦门是当时沟通国内外的交通要冲。
港口发展:从军港到国际枢纽
厦门港的兴起,与闽南地区其他港口的变迁密切相关。据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耕介绍,闽南的历史有三个港口避不开,一是宋元时期的泉州刺桐港,二是明代漳州月港,三是清代以后的厦门港。
厦门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是泉州港与南洋通航的必经之地,又是漳州月港入海的咽喉。在郑成功时期,厦门港集渔港、军港和商港于一体。到了清代,厦门港成为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出发地和归来港口,推动了闽南海洋文化的发展。
1844年,厦门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与传统人文交融碰撞,给厦门带来了开阔的视野和发展机遇。在贸易方面,厦门港的地位逐渐提升,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使其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
20世纪初,厦门港展露出巨大的潜力,民国的“嵩屿开埠”往事便基于此。厦门市海沧区政协文史学委副主任廖艺聪认为,海沧港在近代经历了百年风云。20世纪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发展中国经济的六大计划,其中,涉及海沧的项目有两个:一是建设厦门港,即海沧港;二是以海沧嵩屿为起点,建设东南铁路系统中的厦门——建昌线。
现代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进入21世纪,厦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上半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3.8亿元,同比增长4.9%。在科技创新方面,厦门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批,国内首个面向储能产业的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正式立项,斩获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2.7%,比2023年全年提高2.5个百分点;9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551家企业同比增长超100%。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3.9%,比2023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文化传承:崇文重教与多元包容
厦门碑刻资料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碑刻中关于重建“文公书院”的明清碑记多达四篇,反映了厦门对教育的重视。此外,还有关于大同书院、安边馆社学、双溪书院、舫山书院、玉屏书院、鳌江书院、华圃书院、金山书院、浯江书院等众多书院的碑记,展现了厦门浓厚的崇文重教传统。
厦门的宗教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包容的特点。除了常见的佛教、道教以外,厦门的民间宗教也多种多样,甚至也有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碑刻中关于名寺南普陀寺的碑记就有十五篇;关于吴真人(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庙的碑记更是从元到清共有四十三篇,可见保生大帝信仰在厦门的盛行。
民生改善:打造宜居城市
厦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和收入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85万人;居民收入与经济基本保持同步,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和6.6%。
民生投入持续加力,上半年,财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长7.2%,全市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8万个,湖里区入选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蝉联全省第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全面开诊。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础养老金标准居全国15个同类城市第三、全省第一;建成保障性住房3950套,发放大学生“5年5折租房补贴”约2亿元,为来厦求职和见习实习大学生提供免费“一张床”住宿。
生态优势不断提升,中央主要媒体对“厦门实践”集中宣传报道,七项经验被国家生态环境部集中向全国推广。空气质量指数居全国前列。
厦门,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海滨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从古至今,厦门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以坚韧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今天,厦门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