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庆祥拍卖丨从清代四大督陶官履历,读中国陶瓷史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3: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庆祥拍卖丨从清代四大督陶官履历,读中国陶瓷史前世今生

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清代御窑厂作为皇家瓷器的生产基地,其督陶官制度对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带你走进清代四大督陶官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履历、功绩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精美瓷器,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历程。

开窑先锋:臧应选

封建帝王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随即也就委派专门负责管理御器厂的官员,清代四大御窑厂督陶官臧、郎、年、唐的家世、履历、功绩和出品特色,瓷友都知之甚详;开窑先锋臧应选、最红督窑官郎廷极、科技达人年希尧、全能冠军唐英。

康熙十九年(1678)复窑后的第一仼督陶官是臧应选,臧应选是在康熙十九年九月内奉旨,二十年二月到差,任期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止,他当时官衔是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工部」为六部之一,管理工程、制造等事务,「虞衡司」则掌管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也是自他开始,创下了以督陶官姓氏称窑的先例。

《景德镇陶录》“康熙年臧窑”条曰:“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可见臧窑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单色釉品种上。臧窑还有青花五彩瓷,多仿造明代的精品,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臧窑代表的是康熙朝前期景德镇陶瓷的烧造水平。

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最红督窑官:郎廷极

郎廷极,由康熙四十四年至康熙五十一年(1705-1712)任江西巡抚,兼督造官窑。巡抚乃「巡行天下,抚民安民」,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巡抚乃从二品官,权力甚至大于今日之省长,郎廷极后来升官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3月10日至11月14日),奉旨接替噶礼,署理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

郎窑的主要成就是仿宣德、仿成化,包括青花、霁红、霁青、甜白、斗彩等精品。最值一提地是,在仿烧永宣红釉时,烧出了“郎窑红”。它不同于明代如宝石般温润艳丽地红釉,而是浓郁凝重,赤如凝血,器身越往下色泽越重,流动而富有变化,被称一代绝品!世称最难烧制的陶瓷品种——高温铜红釉的复烧,是郎窑的历史性成就。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郎窑红釉观音瓶】

科技达人:年希尧

年希尧于雍正四年(1726)为内务府总管,为正二品官,主理淮安板闸关税务兼管景德镇御窑厂务,达十年之久,任内又为九江监督。雍正六年后,窑务由唐英任驻厂协理。内务府为管理皇家大小事务的总机构,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都由内务府承办。年希尧又师从郎世宁习画三十年。

在他任景德镇督陶官的九年中,既继承发掘传统工艺,又创新各种新技术,特别是新添了厂官釉、米色釉、鳝鱼黄、秋葵绿、西湖水、鹦哥绿、孔雀蓝、仿古玉、仿漆釉等十几种鲜艳的釉色。那些纯正清雅,超凡脱俗的瓷器精品,被世人称为“年窑”。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雍正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全能冠军:唐英

唐英是乾隆朝任期最长的督陶官员,唐英于雍正六年(1728),被派佐理年希尧为御窑厂驻厂协理时,为内务府员外郎,养心殿总监造。养心殿总监造乃专职制作各类皇室用品,官位是从五品。其正式督陶官仼期由乾隆二年至乾隆六年(1737-1741),及由乾隆七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42-1756),兼掌淮安、宿迁、奥海关务,其实,唐英于乾隆四年已于淮安关任满,专驻九江关,兼任御窑厂督陶官,任内唐英因喉疾缺勤,由老格署理窑务。乾隆十五年(1750)初,唐英曾调任粤海关,乾隆十七年(1752)又调回原职,继续督陶,按传世,唐英在乾隆六年烧制,私人用作奉献天仙圣母的「唐英款青花花觚」上题识:「养心殿总监造,钦差督理江南淮、宿、海三关,兼管江西陶政、九江关税务,内务府员外郎,仍管佐领,加五级」。可知当时唐英的员外郎身份,虽是从五品,但加五级便是正三品了,唐英办窑务,前后二十八年,始由从五品升至正三品,官运不算亨通。

《景德镇陶录》“乾隆年唐窑”条曰:“厂器也。内务府员外郎唐英督造者。……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具晶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逞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天蓝、窑变等……厂窑至此,集大成矣!”《陶录》中所提到的各个品种,唐英在自己所作的《陶成记事》中都有记载,景德镇陶瓷发展到雍、乾时,确实已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达至巅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英制乾隆款青花缠枝莲纹花觚

唐英外派时,由惠色署理督窑,唯惠色不谙窑务,除春、秋两季莅厂巡查外,所有管理,财务、采购、烧造、品检、包装、运输等厂务全交长年驻厂的老格执行。老格是乾隆六年派驻景德镇辅助唐英的八品御窑协造。后继唐英任九江关督兼督陶官的共有尤拨世、舒善、福海、伊龄阿、全德、额尔布登、虞礼宝、海绍等人。

乾隆五十一年:由地方官兼督陶官

乾隆二十一年,从五品尤拨世接替唐英,但在督陶的三年中,只是按期赴厂稽查监造,仍以老格为协造制瓷、钱款,老格此时已升为七品了。尤拨世后来主理两淮盐政,引起了清代历史上著名的「两淮盐引案」,此乃后话。

乾隆二十四年,九江关监督舒善接任尤拨世之职。此时,老格因在厂多年,制瓷有功,续任协造。乾隆二十八年,海福继任,上奏挽留老格续任协造。

乾隆三十三年(1768),内务府正五品郎中伊龄阿到任九江关使,兼理陶务,因前二任陶官海福和舒善都因贪污库钱,又私卖瓷器,而遭查处。御窑厂协造老格虽无渎职,但难免受牵连。

迄乾隆三十四年四月初三日伊阿龄在奏折中称:「窑厂协造老格不能办事」;朱批:「照例饬令离任」。老格遂离开协造了二十八年之御窑厂。


景德镇御窑厂

按《景德镇陶录》(卷二),乾隆五十一年时,「裁去驻厂协理官,命榷九江关使总理,岁巡视,以驻镇饶州同知、景德巡检司共监造督运」。实行了五十年的内务府派员督陶制度遂宣告结束,改为由九江关官员协管了。九江关为户部征税大关,自乾隆三年(1738)起,朝廷已派内务府司员管理,历任督陶官都兼关务,多是满洲人或汉军旗人。

嘉庆十五年:曾下令停办官窑

嘉庆朝历时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皆由历任九江关监督兼管,嘉庆元年至四年五月,担任九江关监督并兼管景德镇御窑厂务的,是乾隆晚期已担任九江关监督的全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乾隆东巡山东,按《内务府奏底档》载,九江关监督全德恭进掐丝珐琅扳指20个、啖达尔汉扳指20个、洋彩竹黄扳指20个、花斑石扳指20个做礼。《军机处档折件》载全德曾于乾隆四十三年被奏报任内舞弊,被朝押送进京查办,后复职。

据内务府管理库藏及出纳总机构广储司的文件《广储司卷》内〈烧造瓷器条〉载,嘉庆四年(1799年),每年烧造官窑经费,由一万两银改为七千余两,后又减为五千两。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一月,又奉旨「自明年为始,九江关呈进大运瓷器,着减半烧造」。经费由五千两又减为二千五百两。到了嘉庆十五年(1810)十二月,更下令停窑。十年之后,道光即位。道光官窑,仍沿用前朝制度,概由地方官兼任督陶官,道光一朝共历经十六位九江关监督兼仼督陶官。


李鸿章筹银兴复御窑

咸丰时期,国力维艰,咸丰元年(1851),因太平天国运动,景德镇御窑厂于咸丰五年(1855),毁于兵燹而停窑。据《清档》记载,五年间御窑厂只烧制御瓷二千一百余件而已。至同治五年(186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派九江关监督蔡锦青,于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原址重建了七十二间堂舍作坊,恢复停烧十一年的御窑厂生产。同治七年(1868),朝廷又派江西巡抚景福督烧同治帝大婚御瓷一百二十桶,共计7294件。同治九年(1870)又专为慈禧寝宫「储秀宫」的用膳休息处「体和殿」烧制瓷器一万余件。


慈禧寝宫「储秀宫」

光绪年间,较为人知的督陶官是光绪二年(1876)由江西巡抚刘秉璋委派的唐基桐了,他当时任「饶州府景德镇督捕军民府兼管御窑厂」。唐基桐于同治五年(1866)由李鸿章保奏赏戴花翎,同治七年由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派往江西临江服务。而光绪最后一任陶官为江西九江关监督士魁,于光绪二十九年接朝廷最后一张制造单。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光绪下令「停九江进瓷器」。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后,御窑厂改归商办「江西瓷业有限公司」经营,御窑厂制度从此废除。越年至宣统时期,已变成民窑承烧御用瓷器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