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公园”,湖北再添新成员!
“世界地质公园”,湖北再添新成员!
4月1日,恩施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正式获批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一成就不仅为湖北再添一处世界级自然遗产,也为中国地质公园网络增添了新的亮点。
世界罕见的“立体岩溶博物馆”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恩施市和利川市境内,总面积达679.19平方公里,是以岩溶地貌及构造地貌为特色的地质公园,被誉为世界罕见的“立体岩溶博物馆”。公园内藏有三处世界级地质遗迹:
世界特级洞穴腾龙洞:2005年,腾龙洞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腾龙洞旱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现已探明长度达59.8公里,容积总量居世界前列。
世界罕见清江地下伏流:发源于齐岳山的清江在腾龙洞跌落30多米形成“卧龙吞江”,气势磅礴,被“吞”入地下后形成长16.8公里、落差165米的地下伏流,经黑洞流出地表,进入雪照河,奇特的地下伏流景观世所罕见。
全球罕见大峡谷石柱林:恩施大峡谷石柱式峰林是一种恩施地区独有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七星寨景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62座石灰岩石峰石柱密集分布,形成全球罕见的石柱式峰林。
未来三大发展目标
高质量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
创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是落实湖北省委赋予恩施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重要途径。公园的成功创建,为恩施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恩施州将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紧扣市场消费趋势和游客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营造消费场景,提升演艺品质,深挖地质文化,发展研学旅行和户外运动。具体措施包括:
- 推动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 启动恩施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 整合沐抚旅游度假区、女儿寨休闲街区资源
- 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科普长廊、中小学生研学基地
- 支持社区居民发展民宿、商超、饭店等商业主体
- 开发世界地质公园文创产品
助力乡村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恩施将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模式,围绕农旅融合、药旅融合,持续擦亮“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具体措施包括:
- 实施“地质公园+”品牌战略,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
-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提升网红打卡地吸引力
- 推动酒店民宿、餐饮服务提档升级
- 全面助力乡村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共213处,分布在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我国有47处,湖北共3处。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的成功创建,不仅为湖北增添了新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也为我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