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里头遗址首现城墙遗迹,改写夏朝都邑布局认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1: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里头遗址首现城墙遗迹,改写夏朝都邑布局认知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二里头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疑似城墙的遗迹。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二里头遗址原有布局的认知,也为探讨夏朝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

二里头遗址作为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一直以来因其独特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备受关注。此次发现的城墙遗迹,极有可能是二里头都邑的外围防御设施,对于深入研究夏朝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热议,再次点燃了公众对夏朝之谜的兴趣。

01

重大发现:二里头遗址现城墙遗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新发现的夯土墙位于二里头遗址北侧的洛河北岸古城村遗址。自2021年发掘以来,考古队已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3条壕沟(G1、G2、G3)和1道夯土墙。其中,G2、G3、夯土墙大致平行,均位于古城村遗址东、北部。已发现的部分均呈拐尺形,包括西南-东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部分。西南-东北走向部分长度超过1800米,南北走向部分长度超过300米。

02

专家解读:或为二里头都邑城墙

“G2、G3和夯土墙,与二里头遗址主干道路、墙垣、夯土建筑等主体遗存的方向一致,时代相同,在东、北方向对二里头遗址形成围合之势,因此推测它们极可能是二里头都邑外围的壕沟和城墙。”赵海涛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认为,这一发现将极大改变对二里头都邑、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认识。“城墙的确定,将极大改变对二里头都邑、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认识。”王巍表示,新发现扩大了二里头都邑面积,为探索二里头都邑整体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03

历史意义:破解夏文化之谜的关键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主体遗存年代距今约3750—3520年,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自1959年我国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为目标的田野考古正式启动以来,二里头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持续进行。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中国古代都城往往筑有城墙。但一直以来,二里头遗址未找到城墙,成为萦绕几代考古人心头的遗憾。此次城墙遗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更为研究夏朝的社会结构、城市规划和防御体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04

未来展望:持续发掘与研究

目前,相关发掘、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赵海涛表示,接下来考古队将重点关注洛河古河道年代、位置变化等问题,以进一步明确壕沟、夯土墙的性质。古城村遗址这些壕沟、夯土墙的更大分布范围,壕沟、夯土墙本体以及它们围合区域的内涵、时代和性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这一重大发现再次证明,二里头遗址作为“寻夏”的关键点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关于夏朝的秘密被揭示出来,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