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物变形?当心是黄斑病变,50岁以上人群要警惕
视物变形?当心是黄斑病变,50岁以上人群要警惕
黄斑病变是导致视物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性黄斑变性,严重影响视力。爱尔眼科专家马利波教授提醒,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关键。预防黄斑病变,要注意避免光损伤、防治“三高”、控制近视和补充营养。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防患于未然。如果出现视物变形的症状,务必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黄斑病变是导致视物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性黄斑变性,严重影响视力。爱尔眼科专家马利波教授提醒,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关键。预防黄斑病变,要注意避免光损伤、防治“三高”、控制近视和补充营养。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防患于未然。如果出现视物变形的症状,务必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什么是黄斑病变?
黄斑是视网膜上一个重要的区域,位于眼底的后极部,富含叶黄素,呈现黄色,因此得名。黄斑区集中了大量视锥细胞,负责精细视觉和色觉等功能。一旦黄斑区发生病变,就会严重影响视力,出现视物模糊、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症状。
黄斑病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类以黄斑区发生病变的眼底疾病统称。常见的黄斑病变类型包括:
- 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不明,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因不明,多见于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男性(25~50岁),通常可自愈。
- 黄斑裂孔:指黄斑正中央有一块圆形的组织缺失,可以自己发生,也出现在眼外伤、高度近视等。
- 黄斑前膜:即在黄斑区的视网膜表面长了一层纤维膜,可以自己发生,也出现在某些炎症性眼病(眼内炎、视网膜血管炎等)、眼外伤等。
早期预警信号
黄斑病变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预警信号:
视物变形:这是黄斑病变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发现直线看起来弯曲,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出现扭曲。
视力模糊:看东西时感觉模糊不清,尤其是在阅读或进行精细工作时更为明显。
中心暗点:视野中央出现固定的、发黑的区域,影响正常的视觉功能。
色彩感知减弱:对颜色的辨识能力下降,看到的颜色变得暗淡。
为了帮助及早发现黄斑病变,可以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进行自我检测。具体方法是:将方格表放在眼前约30厘米处,遮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注视表格中心的黑点。如果发现线条模糊不清、消失不见、线条扭曲、格子变形或大小不等,应立即就医检查。
预防与治疗
虽然黄斑病变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避免光损伤: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尤其是紫外线和蓝光,会增加黄斑病变的风险。外出时应佩戴墨镜或帽子,减少阳光直射。
防治“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加黄斑病变的风险。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控制近视:高度近视(600度以上)患者更容易发生黄斑病变。应科学用眼,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
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锌、叶黄素和花青素的食物,如柠檬、猕猴桃、蓝莓、西兰花、胡萝卜、茄子、紫甘蓝和鱼肉等,有助于预防视网膜的氧化损伤。
如果发现黄斑病变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于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渗漏,从而改善视功能。
专家建议
爱尔眼科专家马利波教授强调,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预防黄斑病变的关键。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保护视力,防止失明。
黄斑病变虽然严重,但通过提高警惕、定期检查和积极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其对视力的影响。如果发现任何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保护好我们的“心灵之窗”,才能继续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