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种到收获:一文掌握花生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从选种到收获:一文掌握花生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金秋时节,花生飘香。又到了一年中花生收获的季节,看着一串串饱满的花生从地里翻出,农民朋友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但是,如何才能让自家的花生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实用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让明年的花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选好种子是基础
俗话说,“好种出好苗”。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花生品种是实现高产的第一步。比如,在黄淮海及长江流域,可以种植抗旱、抗涝、抗倒伏的豫花9326;在山东、河南等地,鲁花14号和花育22号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不仅产量高,而且抗病能力强;如果想种植高油酸品种,可以试试冀花11号或豫花37号,它们的油酸含量比普通花生高出近一倍,营养价值更高。
选好种子后,还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首先,要进行种子精选,选择饱满、均匀的花生仁作为生产用种。其次,播种前要进行晒种和剥壳,晒种2-3天,播种前7-10天剥壳,同时剔除虫、芽、烂果。最后,为了预防病虫害,可以用30%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或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
二、整地施肥要科学
花生喜欢疏松、深厚的砂壤土,因此整地工作非常重要。在整地时,要结合施用基肥,每亩可以施用2000公斤农家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碳铵和15公斤钾肥,或者使用每亩30公斤的三元复合肥作为替代。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同时补充钙、锌、铁、硼等微量元素,以满足花生生长的需要。
三、播种技术是关键
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定,一般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春花生在鲁东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1日至5月15日,鲁中、鲁西为4月25日至5月15日。播种深度要控制在2-3厘米,播种后要及时覆膜镇压,覆土4-5厘米,确保子叶节出(膜)土。
四、田间管理要精细
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检查田间情况,进行补种,避免缺苗断垄。在幼苗期,通常不需要灌溉,适度的干旱有助于根系的发展。在花针期和结荚期,花生对水分的需求更为敏感,若发现叶片萎蔫,应立即进行灌溉。在果实充实的饱果期,干旱同样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宜采用小水轻浇的方法进行灌溉。
五、病虫害防治要及时
花生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冠腐病、白绢病、叶斑病和褐斑病等,可以使用吡唑醚菌酯进行防治。常见的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蚜虫、蓟马和地老虎等,可以使用噻虫嗪进行防治。将吡唑醚菌酯和噻虫嗪混合使用拌种,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六、适时收获保品质
花生的收获时间对其品质和产量都至关重要。当花生壳变硬、果壳壁出现青褐色斑片、条纹清晰、籽粒饱满,植株颜色由绿转黄,下部叶片开始脱落时,便是收获的最佳时机。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以上这些实用的栽培技术,相信农民朋友们一定能在来年获得花生的大丰收!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秋天,再次看到那丰收的喜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