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叶下珠:四效合一的常用中药材,主治黄疸、泄痢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7: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叶下珠:四效合一的常用中药材,主治黄疸、泄痢

叶下珠,又名珍珠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它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本文将详细介绍叶下珠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基本信息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或带根全草,主要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传统医学认为,叶下珠药性甘、苦、凉,归肝、肺经。

功效作用

利湿退黄

叶下珠甘苦而凉,主入肝经,能够清利湿热,有退黄、止痢、通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肝胆导致的黄疸尿赤,及膀胱湿热导致的小便淋痛,还可用于治疗湿热泄痢。

清热解毒

叶下珠苦凉,既能解火热之毒,又能解虫蛇之毒,可用于治疗热毒蕴结导致的疮疡肿毒,以及毒蛇或狂犬咬伤,内服外敷均可。

明目

叶下珠入肝经,能清热明目,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或风热上攻导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消积

叶下珠甘可健脾,有消积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

现代应用

叶下珠可运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中成药中,如肥儿宝颗粒等;还可用于祛风除湿药中,如壮骨丸等。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 湿热黄疸、泄痢、淋证者
  • 疮疡肿毒、蛇犬咬伤者
  • 目赤肿痛者
  • 小儿疳积者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15-30g,外用适量,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的人群不适合大量服用。因为叶下珠性凉,脾胃虚弱的人群吃太多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等。

温馨提示

叶下珠是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新世纪第2版[M].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药师华国栋教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