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唐诗宋词看“过目不忘”与“过桥抽板”的文学魅力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6: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唐诗宋词看“过目不忘”与“过桥抽板”的文学魅力

“过目不忘”与“过桥抽板”作为“过”字开头的成语,在唐诗宋词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力。一个形容记忆超群,一个比喻利用后抛弃,它们在诗词中如何被巧妙运用,又传达了怎样的情感与哲理?

01

“过目不忘”:记忆超群的诗意展现

“过目不忘”形容记忆力极强,看过的东西能长久记住。唐代诗僧贯休的《野居偶作》中,虽未直接使用“过目不忘”,但整首诗却处处体现了这种境界: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贯休七岁出家为僧,从小就展现出“过目不忘”的读书天赋,十五六岁时就享有诗名。他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展现了僧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生活态度。诗中“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两句,体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真正的智慧不是刻意追求,而是自然领悟。这种境界与“过目不忘”的特点不谋而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02

“过桥抽板”:哲理与情感的双重表达

“过桥抽板”比喻在别人危急时撤去援助,置其于困境。虽然在古诗词中未找到直接运用的例子,但其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却在许多诗句中得以体现。例如,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暗含了“过桥抽板”的意味,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过桥抽板”在诗词中往往通过“桥”这一意象来表现。桥不仅是物理上的通道,更是情感与哲理的载体。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写道:“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里的“枳花明驿墙”仿佛暗示着“过桥抽板”的瞬间:当诗人回望来路时,发现曾经的依靠(驿站的墙壁)已悄然远去,只剩下自己孤独前行。

在古诗词中,“过桥抽板”还常常与“流水”意象相结合,表达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主题。例如,李煜的《浪淘沙》中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而“落花”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整句诗透露出一种“过桥抽板”般的无奈与哀愁。

“过目不忘”与“过桥抽板”这两个成语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它们不仅丰富了诗词的表现手法,还深刻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