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规划:陕西将形成“1特5大”城市格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3: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规划:陕西将形成“1特5大”城市格局

近日,《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正式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规划,陕西省将形成“1特5大”的城市格局,即1个特大城市——西安,以及5个大城市——榆林、咸阳、渭南、汉中、宝鸡。这一规划不仅将改变陕西省的城市发展格局,还将对全国的经济版图产生深远影响。

01

西安: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在“1特5大”格局中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研发经费达667.94亿元,占全省比重78.95%,投入强度达5.56%,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谈民宪表示,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源头,决定创新体系深度与厚度。近年来,我国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包括陕西在内多个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随着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而攀升。

02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转型升级

榆林作为陕西的能源化工基地,2023年研发经费达41.07亿元,重点发展高端能源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是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根据规划,榆林将统筹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发展,协调产城关系和职住关系,促进城市集中集约协调高效发展。重点推进高端能源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增强综合服务能级,打造能源科创高地和高端服务中心,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和西部经济强市。

03

咸阳:西安都市圈的重要一极

咸阳作为西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研发经费达37.89亿元,将受益于西咸一体化进程。根据规划,咸阳将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凤翔、蔡家坡两个副中心建设,促进形成“一体两翼”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形态。重点发展钛及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特色食品工业和清洁高端能化产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基地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04

渭南:西渭融合加速推进

渭南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成员,2023年研发经费达20.15亿元,将推动与西安的融合(西渭融合)。根据规划,渭南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强主城区与华州区、卤阳湖片区联系,推动西(安)渭(南)融合,促进郑(州)洛(阳)渭(南)协同发展,建设郑洛渭西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05

汉中:陕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汉中作为陕南地区的经济中心,2023年研发经费达23.79亿元。根据规划,汉中将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与城固、洋县、勉县等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

06

宝鸡: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的崛起

宝鸡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23年研发经费达31.77亿元,重点发展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根据规划,宝鸡将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凤翔、蔡家坡两个副中心建设,促进形成“一体两翼”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形态。重点发展钛及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特色食品工业和清洁高端能化产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基地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07

未来展望:谁将率先突破?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西安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核心地位,最有可能率先达到特大城市标准。其他城市则需要在各自优势领域持续发力,才能逐步提升城市规模和影响力。例如,榆林需要加快能源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咸阳和宝鸡需要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水平,渭南和汉中则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

08

互动环节:你认为谁最有潜力?

对于陕西省的“1特5大”城市格局,你认为哪个城市最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特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的西安,还是能源化工产业发达的榆林,亦或是制造业基础扎实的宝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