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每天食用32斤洋葱可降低79%结直肠癌风险,但专家提醒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研究:每天食用32斤洋葱可降低79%结直肠癌风险,但专家提醒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医生,我是不是要得癌症了?”陈阿姨在体检中查出肺结节后,每天过得提心吊胆。听说吃生洋葱可以防癌,她便每天给自己加餐一个洋葱。半年后,她开始频繁出现腹胀、胃痛、干呕的症状,担心是癌症前兆,赶忙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这只是胃部黏膜受损,并提醒她肺结节有增大的趋势。
洋葱是癌症的最大克星?一天一洋葱杀死癌细胞?
关于洋葱与抗癌的关系,一直以来讨论度不断。有人每天生吃一个洋葱来防癌,那么通过食用洋葱真的可以免受癌症侵害吗?
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的研究团队对葱属蔬菜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葱类蔬菜食用量较大的人,患结直肠癌风险明显较低,甚至能够降低79%。而且研究人员发现,每年葱属蔬菜的摄入量达到32斤以上,还能起到预防结肠癌的效果,换算下来,差不多每天一个洋葱的量。
图源自网络
但专家也指出,这只是观察性研究,没有临床实验数据支持。而且临床医学也不建议单纯通过进食食物来抗癌,一来作用有限,二来很多有抗癌作用的成分已经被提取到药物中。洋葱中的硒、槲皮素、含烯丙基的硫化物、类黄酮等成分,虽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发育、增殖、黏附、DNA的形成和复制,以及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发展,但这些作用尚未取得人体实验数据,不能代表在人体内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对于洋葱的抗癌功效还需要更深入的数据支撑,实际的抗癌治疗还是建议通过科学的医疗方法。
洋葱是能吃的“心脏支架”,降压又降脂?
近年来,关于洋葱营养价值高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说法不绝于耳,很多人都认为它能降三高,甚至被称为可以吃的“心脏支架”。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研究显示,洋葱中含有的前列腺素A、多种氨基酸、类黄酮等多种营养物质,确实可以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同时还能减少自由基对心血管的伤害,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洋葱还是目前明确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可以扩张血管,抑制脂质沉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因此,美国医学界也曾公开推荐,有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每天生吃半个洋葱(约50克)。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谈剂量只谈药效是不行的,仅靠吃洋葱来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摄入量是人难以承受的,而且过度摄入太多洋葱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适得其反。
“紫皮”和“白皮”有啥区别?生吃还是熟吃?
生活中不乏有些人特别爱吃洋葱,甚至当成水果一般生吃,那么这个做法可取吗?
其实洋葱无论生吃还是煮熟吃都可以,但就营养价值来说,高温烹煮会影响洋葱中的部分营养,生吃功效更佳。专家建议,白皮/黄皮的洋葱中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最多,而且水分和甜度较大最好生吃;紫皮洋葱则偏辣,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比较高,适合快炒后食用。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生洋葱,像有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刚做过胃肠手术等患者,本身的肠胃功能就不好,生洋葱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如果吃多了,轻则损害胃黏膜健康,造成肠胃不适,重则加重病情,得不偿失。此外,对洋葱过敏和有皮肤瘙痒性疾病的人也不建议吃。
总的来说,洋葱虽好,但也是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果有相关适应症患者,最好理性看待洋葱的作用,日常最好把洋葱作为辅助食疗,谨遵医嘱行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