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是代糖吗?有何危害?
阿斯巴甜是代糖吗?有何危害?
阿斯巴甜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造甜味剂,因其高甜度和低热量而备受青睐。然而,关于其安全性的争议从未停止。本文将详细介绍阿斯巴甜的化学性质、使用注意事项及其潜在危害,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常见的代糖物质。
基本信息
阿斯巴甜(缩写APM),又称阿司帕坦或代糖(E编号:E951),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它具有以下特点:
- 甜度高,是蔗糖的200倍
- 甜味纯正
- 不致龋齿
- 热量低
- 吸湿性低
- 不会发黏
阿斯巴甜主要添加于饮料、维生素含片或口香糖中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作为糖的代用品。但高温会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所以不适合用于烹煮和热饮。
化学性质
阿斯巴甜的化学名为天门冬胺酰苯丙氨酸甲酯,是天然氨基酸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二肽的甲基酯。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阿斯巴甜通过水解产生甲醇。在更严格的条件下,肽键也会水解,产生游离氨基酸。
阿斯巴甜在高温或碱性条件下会水解,因此不适合用于高温烘焙的食品。不过,可以通过与脂肪或麦芽糊精化合来提高其耐热度。阿斯巴甜在水中的稳定性主要由pH值决定。在室温下,当pH值为4.3时最为稳定,半衰期约为300天。当pH值为7的环境下,其半衰期则仅有数天。然而,大部分饮料的pH值都介于3至5之间,所以添加在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均很稳定。
使用注意事项
- 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但加热会导致甜度丧失,所以不建议用于烘焙食品以及需要长时间加热的产品中。
- 苯酮尿症 (PKU) 患者无法顺利代谢苯丙胺酸,不能吃含阿斯巴甜的产品,业者须按照规定在包装上加注「苯酮尿患者(Phenylketonurics)不宜使用」、「内含苯丙胺酸」或同等意义字样。
潜在危害
1. 苯酮尿症患者
人体食用阿斯巴甜后,会在体内产生中间代谢物「苯丙胺酸」。苯酮尿症患者因为无法代谢苯丙胺酸,所以食用添加阿斯巴甜的产品后,血液和大脑中会积聚苯丙胺酸,进而产生许多与其相关之有毒代谢物,并造成以下健康问题:
- 湿疹
- 运动缺陷
- 不可逆的智力障碍
- 癫痫
- 发育问题
- 自闭症
- 小头畸形
- 异常行为和精神症状
因此,食药署规定任何添加阿斯巴甜之食品,应标示「苯酮尿患者(Phenylketonurics)不宜使用」、「内含苯丙胺酸」或同等意义字样。
2. 孕妇与胎儿
一项研究阿斯巴甜的动物实验发现,怀孕实验鼠摄取阿斯巴甜后,会造成以下影响:
- 体重增加
- 血糖升高
-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 总胆固醇升高
此外,母鼠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若摄入阿斯巴甜,则会增加后代断奶时的肥胖风险,并导致雄性后代易有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性不良的问题。
3. 阿斯巴甜与糖尿病
阿斯巴甜被视为糖尿病患者的糖类替代品之一,但近年有些研究指出,摄取人工甜味剂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然而,至今仍未有研究证实阿斯巴甜会导致糖尿病。
4. 阿斯巴甜会致癌吗?
世卫国际癌症研究署将物质可导致癌症的确定性指数,分为1、2A、2B、3级致癌物等,共4个等级。阿斯巴甜于2023年7月14日被宣布为「2B级可能致癌物」,这意味着它可能对人类有致癌风险,但证据尚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