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续签本币互换协议,汇丰加入CIPS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日续签本币互换协议,汇丰加入CIPS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迎来重要进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同时汇丰银行正式成为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使用。
中日续签2000亿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近日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保持不变,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续签,将有助于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11800亿巴基斯坦卢比,协议有效期同样为三年。
汇丰银行加入CIPS系统
随着人民币交易需求日益增长,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的直接参与者。这家将香港视为最大市场的英国银行表示,加入CIPS后,成为CIPS的一员将使其能够在满足客户对人民币贸易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共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有效协议29份,互换规模超过4.1万亿元人民币。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是一种融资安排,一国央行可以用自己的货币置换另一国货币。互换资金可用于支持双边贸易投资活动,有助于节约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
根据《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截至2024年8月末,境外货币当局实际动用人民币余额916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实际动用外币互换资金余额折合人民币6.8亿元。
此外,报告还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中国与3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离岸人民币需求增长
10月25日,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CNH HIBOR)显示:主要期限利率多数上行;其中隔夜HIBOR涨3个基点至1.91727%。另外,香港金管局200亿元人民币的日间回购协议流动性已被调用近九成。一周期HIBORH小升至2.20818%,两周期HIBOR跌至2.20818%;一年期HIBOR小跌至2.33561%,创9月30日以来新低。
专家观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王有鑫预测,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可能维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不会单向上升或下降。他指出,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策将逐步实施,这将促进政策效果的显现,从而推动国内经济基础的改善,为人民币汇率提供稳定支持。然而,美联储的降息步伐可能减缓,加之美国大选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外汇市场造成一定影响。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在四季度更可能呈现区间波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