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要再被骗了!“0添加、0蔗糖”根本不减肥,全是商家的套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9: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要再被骗了!“0添加、0蔗糖”根本不减肥,全是商家的套路!

食品包装上的"0添加"、"0蔗糖"等标签,真的意味着更健康吗?答案可能令人惊讶。

"0糖"、"0蔗糖"、"0添加糖"的区别

"0糖"、"0脂"、"0添加",这些看似简单的标签,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定义和概念。商家正是利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玩起了文字游戏,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为"伪健康"买单。

就比如在"0糖"真的不含糖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各种"0糖"概念,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不少的消费者在看到"0糖"之后,就认为这样的食品中是没有糖的。毕竟现在人对食物的要求也提高了,而大量的摄入糖类则会影响人身体健康,从而带来很多的疾病。但这里的"0糖",并不是食物里没有糖的意思,毕竟在我国的食品安全中规定了。只要100g的产品中,糖的含量不超过0.5克就可以被称为是"0糖"或者是"无糖"。然而,一些商家巧妙的利用了中文语言的艺术,让消费者认为"0添加糖"、"0蔗糖"就是无糖的意思。其实事实上虽然仅有几字之差,但意思却完全不同。"0蔗糖"只是不添加蔗糖,却可能添加果糖、葡萄糖等其他糖类,而"0添加糖"只是生产过程中未额外添加糖,但原料本身可能就含糖。

而所谓的"单糖"、"双糖"、"多糖",这些专业术语更是加剧了消费者的认知迷茫。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对这些概念的不了解,偷换概念,用"0蔗糖"代替"0糖",误导消费者。更让人无语的是,即使你选择了"无糖"产品,也未必就能逃脱糖分的魔爪。就比如说,牛奶中天然就含有乳糖,一些"无糖"饮料中可能添加了木糖醇、山梨醇等代糖。这些代糖虽然不含蔗糖,但甜度极高,反而会刺激食欲,导致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对血糖控制不利。

"0脂肪"的谎言:低脂≠低热量

许多减肥人士,为了保持外完美的身材,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总是会格外的关注,"0脂肪"食品。但这些食品真的是减肥人士的福音吗?答案也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一些"0脂肪"的乳酸菌饮料,虽然不含脂肪,但糖含量却高达15%,热量依然很高。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0脂肪"并不等同于低热量,而这又是一个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还有就是"0胆固醇"、"0反式脂肪酸",这些标签也经常出现在食品包装上。然而植物食品本来就不含胆固醇,所以那些在植物油、椰子水等商品上特意标"0胆固醇"的做法,不过是想吸引顾客注意罢了,挺多余的。

与其过分担忧反式脂肪酸,咱们更应该注意总体脂肪的摄取量。因此,在选择"0脂肪"食品时,不要被标签迷惑,一定要查看营养成分表,关注总脂肪含量,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0添加"的猫腻:科技与狠活的障眼法

所谓的"0添加"就是说不加防腐剂、色素、香精这些化学添加剂,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材料里没有这些成分。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0添加"的误解,大肆宣传,甚至将本身无需添加防腐剂、香精、色素的食品也标注为"0添加",以此作为营销噱头。

食品添加剂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国家规定正确使用,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过"0添加"标签的乱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而我国正在对"零添加"标签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规范使用,保障消费者权益。

如何理性选择食品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掌握一些实用技巧,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解读配料表,是选择健康食品的关键。配料表,就像食品的"身份证",详细列出了食品中所有成分的名称,按照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同时也可要关注各种糖的名称,例如常见的糖有蔗糖、白砂糖和冰糖,还有果葡糖浆、麦芽糖、蜂蜜、浓缩果汁等,它们都是糖的品种。

除了看整体脂肪量,还得注意里面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有多少。毕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对心脏健康很不利,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最后,得留意食品里加的料都有哪些,加了多少。虽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但吃多了某些添加剂对健康可不利。

结语

"0糖"、"0脂"、"0添加",这些标签,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并非健康的保证。要理性看待这些标签,不要被迷惑,要学会解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食品。可以说健康饮食,从理性选择开始,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看清食品的真面目,守护自己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