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青岛率先开闸,2025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或达10.5万亿
湖北青岛率先开闸,2025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或达10.5万亿
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即将启动,根据最新消息,湖北省和青岛市将成为首批发行地方债的地区。其中,湖北省计划于1月13日和15日发行总计101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包括561亿元新增债券和451亿元再融资债券。青岛市则将于1月13日发行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全部为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截至1月7日,全国已有16个省市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披露发债规模约8580亿元。兴业研究研报预计,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有望达到10.5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达到2.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地方债发行节奏预计将快于去年。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做到早发行、早使用,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此,国务院启动了11个地方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的项目申报审核机制。
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2025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当前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为了尽早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促内需作用,去年底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部分今年新增债务限额,以便地方尽早发债,形成实物工作量,以稳经济。
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兴业研究研报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约为2.3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1.3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0.5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1.0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0.3万亿元。由于2024年发行节奏整体偏慢,2025年要求“早发行、早使用”,预计2025年发行节奏较2024年有所加快。
与此同时,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紧接去年底2万亿化债额度密集发行,2025年化债工作持续推进。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青岛即将在13日发行的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均为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湖北也将于13日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约451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后续还将有其他地方接力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专家认为,一揽子化债政策快速落地,持续推进,解决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让地方腾出更多资金和精力用于促发展和保民生。同时,化债还可以推动解决“三角债”问题,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本文原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