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之路》故事引导出雪花写作法10步骤
《小說家之路》故事引导出雪花写作法10步骤
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如何才能突破写作障碍,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小說家之路》这本书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雪花写作法(Snowflake Method)这一独特的写作方法。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雪花写作法的十个步骤,并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其应用。
《小說家之路》故事简介
歌蒂拉,一位金发女子,从小怀抱着写小说的梦想。随着岁月的推移,结婚生子后的歌蒂拉,仍未让这个梦想成真。每当她将视线投向键盘,开始打下第一个字“这”时,就会停滞不前。为了突破这道障碍,她决定参加写作小说的工作坊。
一开始,她参加了由“爸爸熊”主持的写作工作坊,课程以内容大纲为基础,先行安排情节。然而,歌蒂拉觉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自己。
于是,她转而参与了由“妈妈熊”主持的工作坊,这次是以有机写作为主,无需预先安排情节,让文字随着灵感自由流动。可是,歌蒂拉仍感到自己并不适应这样的方式。
最终,她抵达了由“宝宝熊”主持的写作工作坊,这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雪花分形写作法”。歌蒂拉在经历了前两次的不顺利后,开始学习并尝试这种独特的写作法。然而,不知为何,她和“宝宝熊”总感觉彼此有些许的眼熟……
雪花分形写作法(Snowflake Method)的十个步骤
心理建设与事前准备
这些步骤不是僵硬的规定,而是为了引导更有效率地写作。如果某些步骤感觉似乎不适用,可以有弹性地省略。我想雪花分形写作法的优势在于剧情与人物设定的交错处理,因此每个步骤都可以随时“回头检视”并进行修改,这降低了最后需要进行大幅度调整的风险。
- 小说类别:例如武侠、推理、爱情等
- 目标观众设定:想象目标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个类型的故事,以及他们所期待的元素。
步骤1:一句话摘要
撰写一句概述整个小说的句子,长度不超过25个字。着重在一至两个主要人物及其目标,但不要透露结局。在营销层面上,这句话将作为向读者介绍的亮点。
步骤2:一段摘要
建立稳固的三幕剧结构,包含3次灾难和1个“道德前提”。
将“一句话摘要”扩写成五个句子:
2. 故事设定与部分主要角色。
4. 第1幕,并以到灾难1结尾。主角被迫必须投入故事中,但保有原有的道德前提。
6. 第2幕前半段,到灾难2结尾。主角改变思考和行为、道德前提发生变化。
8. 第2幕后半段,到灾难3结尾。
10. 第3幕,成败关键的最后关头,结局。
步骤3:人物摘要表
为每个角色(主角、反派、伙伴、导师等)列出目标、抱负、价值、冲突和领悟。同时,为每个角色提供以其为主视角的“一句话摘要”和“一段摘要”。
- 价值:以“没有什么比……更重要”为结构的数句描述。
- 反派角色未必会有领悟;有些人物戏份太轻则没有必要写。
步骤4:一頁概要
将“一段摘要”扩展成一页,每句都可以变成一个段落。这有助于开始为故事填充细节。
步骤5:人物概要
为每个角色提供背景故事以增加同理,可以想成类似漫画或影集中的外传。书中特别有提醒对反派的关注,试着从他的角度思考。
步骤6:长版的四页概要
将“一頁概要”进一步扩展成四至五页的“长版概要”,以更详细的细节补充故事。以营销层面来说,可作为投稿给编辑的大纲素材。
步骤7:角色设定集
提供每个角色的生理、个性、环境、心理等信息。可以附上相似的真人照片。
即便是些无聊的小事,如果这信息对内容及“目标观众”来说有意义,都值得被纳入设定中。
步骤8:为所有场景写下“场景表”
可用Excel或类似工具为所有场景撰写“场景表”,包含人物视角、发生事情的摘要,并可加入时间戳记、预计字数等信息。
确保每个场景都包含足够的“冲突”,使之成为故事发展的动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气氛或解释背景。
“场景表”可一窥故事的大概,也可以视需要调整场景的先后顺序。
步骤9:场景计划
为每个场景准备人物表、环境设定,并考虑其中的精彩对白。区分“主动式场景”和“反应式场景”。
- “主动式场景”:目标→冲突→挫败
- “反应式场景”:反应→困境→决定
步骤10:开始写
阅读场景计划,然后开始动笔。
故事的力量
相信大家都有轻易背诵某部电影或卡通的台词,但教科书内容却没这么记得的经验吧。
我想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这就是故事的作用,”大野狼说。“故事教妳怎么樣去做对的事。当妳自己设身处地、化身为这些行事正义的角色时,妳就会开始发展自己情感肌肉的记忆,让妳自己去做正确的事。”
小说家之路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本身就是个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引导读者掌握雪花写作法写小说的教学步骤。
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科书的距离感,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同时,透过阅读故事情节,读者更容易强化记忆。
而故事中的课堂并非是一直沉闷的讲述理论,则是透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引导角色(或读者)思考。
有趣的是,书中提到的理论通常在剧情的前后节就会演示一次,让读者可以很快地看见那些理论变成小说情节会是什么样子。
举例来说,在剧情中,教学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大野狼闯进并开枪,下一段教学情节中就会解释“为什么你的故事需要灾难”。
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另外书中并没有说雪花写作法是最好的写作法之类的内容,反而是一再强调,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同样地,学习一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或规划方式,不一定执着于学会所有的方式,只需要找到自己适合也开心的。
“请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雪花写作法’的写作者,这没有关系。有些人就得靠直觉来写作;有些人必须先写出大纲;有些人则是自有其它的创意效法对象。
重要的是,你有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好让你可以写出小说的初稿。如果其中只有几个部分适合你,那么就只管开开心心地使用它们。如果这个方法对你完全不奏效,那么就只管开开心心地去找其它方法来使用。”
小說家之路
像我在写一些小故事时,觉得自己是属于20%大纲型,80%有机写作型。我会先稍微定义出这个故事的梗跟角色,剩下的就自由的写让角色自己发挥。不过也因此,有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会跟当初脑袋里的设定不太一样。
我未来也会参考雪花写作法来对角色、场景跟目标多做一些设定,看看这样做会对于写作是否有帮助。
那些熟悉的故事角色
这本书中出现了许多熟悉的西方故事角色,如三熊与金发女孩、小猪与大野狼、罗宾汉等。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让人感到亲切,在故事埋下的梗也令我會心一笑。
其中最搞笑的角色就是老太太哈伯德,三句不离开碗橱。到底多想要写碗橱XD
但仔细想想这个角色的存在目的,应该是为了衬托歌蒂拉,让歌蒂拉想写的小说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我特别喜欢歌蒂拉与大野狼之间的情谊,从最初有些恐惧到相知相惜,展现了丰富的情感!
牠瘫坐在椅子上,这时才抬起头看向牠的访客。“噢,是妳啊!”牠垂下了头。“抱歉,我想妳一定认为我是個可怕的傢伙。”
歌蒂拉真想上前给牠一个拥抱。“我认为你是一只很善良、很仁慈的大野狼。我想一定有哪里出了大差错….”
小說家之路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在反派设计上似乎不够有力。
宝宝熊的教学内容明明有提到:故事的强度取决于反派的强度。但书中未能充分展现这点。我想或许是篇幅有限,亦或是重点还是放在雪花写作法上,是本书剧情上稍微可惜的地方。
延伸资料
作者:Randy Ingermanson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