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智慧建造助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智慧建造助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建设项目充分展示了其在智慧建造领域的创新实力。该项目不仅采用了先进的智慧建造技术,还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工程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为园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背景与意义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占地面积超过七平方公里,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园区之一。园区聚集了10余家国内顶尖研发机构和600余家创新型企业,汇集了300多名高层次人才,已集成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资源。2023年,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约910亿元、产值约37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承担了园区内多个重要项目的建设任务,其中昌平区史各庄街道集体经济产业用房项目尤为突出。该项目是北京市首个以“双统筹双投入”模式开发建设的高端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16.7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助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
智慧建造技术应用
在该项目中,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充分运用了智慧建造技术,实现了建筑实体、生产要素、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项目团队搭建了涵盖建筑、结构、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等全专业的BIM模型,通过Navisworks软件进行全专业的碰撞检查,预先解决了九百多处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
此外,项目还引入了AI技术,与“金钱猫”软件合作开发算法,用于识别工人的违规行为并实时进行纠正,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现场施工管理中,项目团队制作了图纸方案交底二维码,将复杂节点的施工工艺转化为3D可视化交底,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项目管理与创新
项目团队坚持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建设理念,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项目团队注重项目策划方案的及时性和精度落地,详细梳理各阶段的施工流程,并对每一道工序所需的工种人数、工期、工程量分析以及工效数据等进行精确记录。
例如,在地下结构部分的主要劳动力分析配备表格中,1号塔吊覆盖区域的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以及钢筋加工等工种的数量一目了然,每名工人每天的工作量测算数据也清晰明确。这种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工程能够快速、连续、高效地推进。
未来展望与影响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在智慧建造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优势,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根据规划,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打造医药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翻番,在收入、产值、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500亿元、600亿元、100亿元。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将继续秉承“创新、激情、诚信、担当、感恩”的企业精神,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