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小小的我》票房破6亿,脑瘫题材引社会关注
易烊千玺《小小的我》票房破6亿,脑瘫题材引社会关注
2024年12月27日,由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小小的我》在中国上映。这部讲述脑瘫患者刘春和成长故事的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突破,更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截至2025年1月10日,该片在中国内地票房已突破6.15亿元,成为跨年档期的一匹黑马。
易烊千玺在片中饰演的刘春和,是一个患有脑瘫的年轻人。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易烊千玺进行了专业的健身训练,以掌握角色的身体感受。在接受采访时,他提到:“拍摄刘春和这个角色是身体的肌肉记忆在我身体上留的最长的一个角色。以至于后来我拍一些广告或者进活动的时候,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脑子和脖子总是带一点惯性,我的手、大拇指也总是喜欢向内扣着。”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让易烊千玺在表演中展现出令人震撼的演技。有观众评价道:“易烊千玺让人震惊的演技,太震撼了!刘春和完全和现实生活中脑瘫患者一模一样,在扭曲的表情和躯体下,千玺仍然精准的表达出角色的每一个情绪,带动观众的情绪。”
然而,《小小的我》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部电影勇敢地触及了残障群体的情欲这一禁忌话题,呈现了他们在生理需求外的社交渴望和情感探索。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了脑瘫这个群体,学会了把各种‘怪人’看成自己人,看成正常人。”
影片中,刘春和在遇到雅雅后,渴望蜕变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个体。他希望去离家远的师范大学读书,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渴望获得外界真正的尊重与认可。相比之下,母亲陈露则更倾向于他能够平安稳定地留在身边,以便能更全面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这种对残障人士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让观众重新审视社会边缘群体,理解并思考不同的生活处境。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经由银幕去看见他者,重新审视社会边缘群体,理解并思考不同的生活处境。”
当然,电影也并非完美无缺。有观众指出,影片结构略显松散,部分情节处理不够连贯。但这些并不妨碍《小小的我》成为一部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状态,更引发了公众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正如一位观众在观后感中写道:“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和意义非常大……作为脑性麻痹性患者的无数个刘春和以及他们的家人都那么努力的活在这个社会上,我经历的这点事又算什么呢?比起那些,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和家人都身体健康,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小小的我》的成功,不仅是易烊千玺演技的突破,更是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认知的提升。这部电影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无论身体状况如何。正如影片中所说:“走累了就歇一会继续走。人生路漫漫,做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