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低GI食物,多吃粗杂粮(内附:275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选择低GI食物,多吃粗杂粮(内附:275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关注血糖管理的人来说,了解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至关重要。GI值反映了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程度,选择低GI食物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类食物的GI值,并提供实用的饮食建议。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吃杂粮饭、全麦馒头的餐后血糖也要比吃白米饭、白馒头等低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杂粮饭、全麦馒头的消化吸收速度较慢。一种食物,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食物,消化吸收越慢,则餐后血糖水平越低。营养学上用血糖生成指数(GI)或称升糖指数来描述一种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GI越低,则消化吸收速度越慢,餐后血糖水平越低。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一种食物消化吸收速度的快慢、血糖生成指数的高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膳食纤维含量、直链淀粉比例、水分含量、烹调方法、其他食物搭配等。一般地,GI<55为低GI食物,GI在55~70之间为中等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常见食物的GI数值见下表。几个大致的规律如下:
全谷物/粗杂粮的GI普遍低于精制谷物。前者指糙米、全麦粉、燕麦、玉米、荞麦、青稞、高粱米、藜麦、红豆、绿豆、扁豆、芸豆等;后者指白米饭、白馒头、白粥、白面条、白面包、饼干等,GI普遍较高。
杂豆类(如红豆、绿豆、芸豆、扁豆等)的GI最低,是管理血糖的利器。比如,大米饭(精制粳米)的GI是90,白馒头(富强粉)的GI是88,燕麦片粥的GI是55,荞麦面馒头的GI是67,马铃薯(煮)的GI是66,而红小豆(煮)的GI是23.4,绿豆(煮)的GI是27,芸豆的GI是24。这些豆类需提前浸泡8小时以上,或购买预熟的杂豆产品,再与大米混合做杂豆饭或杂豆粥,可以降低GI。比如,红小豆粳米粥的GI是73,红豆黑米饭的GI是62.1,绿豆糙米饭的GI是67.3。一般建议杂豆饭或杂豆粥中杂豆的比例要达到1/3以上。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玉米和燕麦的GI比其他谷物低。玉米饼(GI为46)、玉米面粥(GI为50)、玉米糁粥(GI为51)都属于低GI食物,连甜甜的鲜玉米的GI也才55,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燕麦饭的GI 为42、莜麦饭的GI为49、燕麦片粥的GI为55,也很适合糖尿病患者。不过,即食燕麦粥(GI为79)、混合燕麦片(GI为83)和市售玉米片(GI为79)属于高GI食物,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糯米、黄米等黏性较大的谷物GI较高,升血糖较快,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这是因为它们所含淀粉的分子结构比较特殊,支链淀粉(顾名思义,就是链状分子结构中带有很多分支的淀粉)比例极高。支链淀粉分子间不紧密,有较多空隙,易糊化,升血糖较快。
即食、速食、膨化、熬煮时间长等处理方式都会使食物GI升高,而原始的、粗糙的、简单加工或轻度烹调的食物GI相对较低。因此,要最大程度地选择新鲜、完整的食物取代深度加工的食物,最好少摄入添加糖及精制谷物。现在认为,加工食品中的精制淀粉和糖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 大多数水果GI较低,只有少数品种较高。苹果、梨、桃、杏、李子、樱桃、葡萄、柑、柚等GI较低(20
50),含糖量也不高(10%左右),糖尿病患者可以经常食用(每天200克左右)。西瓜、菠萝、杧果、猕猴桃、香蕉、大枣等GI较高(5072),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食用(每天100克左右)。水果最好作为加餐食用(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或者在运动前后吃),而不是随正餐食用每天吃一次或两次,全天总量100克~200克。
值得说明的是,下表给出的食物GI 值,以及网络上其他来源的食物GI值都不是绝对准确的,只能作为大致参考。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检测机构测定GI值有可能不同,甚至相差较大互相矛盾。建议糖尿病患者参考食物GI值时,要结合血糖监测、看看吃哪些食物对自己的餐后血糖更友好。
表 2-3 谷物及其制品、豆类、薯类、淀粉制品和混合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GI)
食物 | GI值 | 食物 | GI值 |
---|---|---|---|
白米饭 | 90 | 燕麦片粥 | 55 |
白馒头 | 88 | 荞麦面馒头 | 67 |
玉米饼 | 46 | 红小豆(煮) | 23.4 |
玉米面粥 | 50 | 绿豆(煮) | 27 |
玉米糁粥 | 51 | 芸豆 | 24 |
鲜玉米 | 55 | 红小豆粳米粥 | 73 |
燕麦饭 | 42 | 红豆黑米饭 | 62.1 |
莜麦饭 | 49 | 绿豆糙米饭 | 67.3 |
即食燕麦粥 | 79 | ||
混合燕麦片 | 83 | ||
市售玉米片 | 79 |
表 2-4 常见水果、蔬菜和乳类的血糖生成指数(GI)
食物 | GI值 | 食物 | GI值 |
---|---|---|---|
苹果 | 36 | 西瓜 | 72 |
梨 | 36 | 菠萝 | 66 |
桃 | 28 | 芒果 | 55 |
杏 | 30 | 猕猴桃 | 52 |
李子 | 24 | 香蕉 | 51 |
樱桃 | 22 | 大枣 | 62 |
葡萄 | 43 | ||
柑 | 43 | ||
柚 | 25 |
注:
- 不带*数据摘自杨月欣主编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带*数据摘自范志红主编的《详解孕产妇饮食营养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临床营养网》,作者为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和食品科学硕士姜丹,原文已获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