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红肉市场供需大揭秘:高质量红肉供不应求,传统低价红肉面临淘汰
双十一红肉市场供需大揭秘:高质量红肉供不应求,传统低价红肉面临淘汰
2024年双十一期间,红肉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据最新数据显示,电商平台上的红肉销量大幅上升,尤其是进口牛肉和优质猪肉备受欢迎。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红肉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供需变化。一方面,高质量红肉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传统低价红肉面临淘汰压力。商家们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试图抓住这一黄金销售期,同时也积极调整供应链,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此次双十一不仅是红肉市场的狂欢,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演。
红肉市场销量大幅增长
根据星图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1月11日,各平台大促起始日期至11月11日23:59止,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全网累计销售额已达14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其中,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呈现出稳定态势且有小幅上升,销售额达到640亿,占比5.4%,同比增长11.6%。
在各大电商平台中,天猫平台表现尤为强劲。2024年天猫双11预售开启4小时内,56个品牌同比增长超过10倍,221个品牌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线上农产品受众用户中95后、65后增长最高。消费者最爱“囤肉”,猪牛羊肉成交额增长152%,禽肉蛋品成交额翻番,蔬菜增长113%。拼多多平台生鲜食品类目订单量占比达到32%,特色食品销量暴涨。
高质量红肉供不应求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高质量红肉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美国红肉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红肉市场规模为939.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0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0%。其中,牛肉是消费最多的红肉类型,占市场的68.89%,其次是猪肉。牛肉产量在2022年达到284亿磅,比2021年增加3.549亿磅。
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同样明显。双十一期间,进口红肉销量大幅增长,特别是高质量的进口牛肉备受消费者青睐。这反映出消费者对红肉品质要求的提升,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传统低价红肉面临淘汰压力
与高质量红肉需求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低价红肉正面临淘汰压力。根据本周生猪市场的行情波动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市场均价环比提升0.27元至15.66元/公斤,中国前三级白条市场均价环比提升0.21元至20.66元/公斤。供给端,上游养殖端按计划持续出栏,短期市场供给偏充足。需求端,下游屠宰利润不佳,屠宰量、企业开工率虽环比走高,但低于去年同期。整体而言,近期大猪市场情绪亢奋,标肥价差支撑价格,节假日效应下短期有支撑。但市场维持供需双增格局,增量空间收缩,供给充裕格局不变。
这一现象表明,传统低价红肉市场正面临供需失衡的挑战。虽然供给充足,但需求增长乏力,导致价格难以提升。相比之下,高质量红肉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价格持续上涨。
商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面对红肉市场的供需变化,商家们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试图抓住这一黄金销售期。例如,天猫平台在预售开启4小时内,56个品牌同比增长超过10倍,221个品牌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京东平台推出包含粮油调味、休闲零食等超两万款的组合套装,总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拼多多平台生鲜食品类目订单量占比达到32%,特色食品销量暴涨。
同时,商家们也在积极调整供应链,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一方面,他们加大了对高质量红肉的采购力度,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传统低价红肉市场的挑战。
未来市场展望
展望未来,红肉市场将继续面临供需结构的变化。高质量红肉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传统低价红肉则可能进一步萎缩。根据美国红肉市场预测,到2029年,美国红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00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0%。其中,牛肉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35%,猪肉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20%。
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高质量红肉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传统低价红肉则可能逐渐退出市场。商家需要及时调整策略,抓住高质量红肉市场的机遇,同时也要关注供应链的优化,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
此次双十一不仅是红肉市场的狂欢,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演。商家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