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水蛭养殖合作社带动300农户增收,户均年增3万元
湖北麻城水蛭养殖合作社带动300农户增收,户均年增3万元
麻城市乘马岗镇王家堂村通过蛭耕田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水蛭养殖产业,不仅吸引了大量投资,还带动了周边群众走上致富路。水蛭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其养殖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水蛭养殖产业现状
水蛭,又称蚂蟥,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等领域的治疗。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水蛭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水蛭属于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由于野生水蛭资源锐减,人工养殖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水蛭养殖产业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蛭耕田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
蛭耕田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由当地致富带头人王建国发起,旨在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合作社现有社员120户,养殖基地面积达500亩,年产量超过10吨。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不仅提高了水蛭的品质,还有效控制了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
村民参与与收益
村民张建国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收入有限。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我学会了水蛭养殖技术,现在每年能多赚五六万元。”
像张建国这样的例子在王家堂村比比皆是。据统计,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参与水蛭养殖,户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水蛭养殖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未来展望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水蛭作为重要中药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蛭耕田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养殖基地扩大到1000亩,年产量提高到20吨以上。同时,合作社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水蛭深加工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化管理,麻城市水蛭养殖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这一产业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