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痛无创还智能:胶囊内镜让胃肠检查更安全便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痛无创还智能:胶囊内镜让胃肠检查更安全便捷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89301
2.
https://www.gelonghui.com/p/1585049
3.
https://www.gelonghui.com/p/1584746
4.
http://sklofp.zju.edu.cn/imce/2024/0604/c30315a2928655/page.htm
5.
https://www.nhsa.gov.cn/art/2024/9/28/art_14_14005.html
6.
https://hdpr.shdrc.org/CN/10.12458/HDPR.202403004
7.
https://www.logisci.com/newsinfo/7605789.html
8.
https://www.marketresearchintellect.com/zh/blog/swallowing-the-future-the-impact-of-tech-advancements-on-capsule-endoscopy/
9.
https://cn.oejournal.org/oee/news/1123
10.
http://zhqkyx.net/cn/article/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68
11.
http://www.cnjktj.com/News/news_2324.html
12.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1c4a3e2f-8720-4d25-ae6c-44a038c8a62c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痛、无创、无导线、无交叉感染的新型诊断技术,正在引领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新潮流。通过患者吞服内置摄像与传输装置的小胶囊,胶囊内镜可以对整个消化道进行全面检查,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便捷性。这项新技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为医生提供了更多详细的病情信息,从而提升了治疗效果。随着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胶囊内镜有望在未来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01

胶囊内镜的技术原理

胶囊内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内置微型摄像头和无线传输系统,能够在通过消化道时拍摄并记录高清晰度的图像。其外壳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确保在消化道内安全无害。胶囊内镜通过体外磁场主动控制与改变胶囊的位置及方向,实现全面观察胃部黏膜,不插管,无放射性,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02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包括:

  1. 食管病变检测:胶囊内镜在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食管癌筛查、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狭窄与梗阻、其他疾病引起的食管病变检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胃部疾病诊断:磁控胶囊胃镜适用于怀疑患有胃部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部肿瘤等)的人群,其诊断的准确性与传统电子胃镜高度一致,且具有舒适、安全、无需麻醉、无交叉感染风险的优点。

  3. 小肠疾病检查:胶囊内镜是小肠疾病检查的一线方式,具有无痛、无创、非侵入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小肠疾病的判断、疗效评估以及病变部分的判断等。具体应用包括小肠出血、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克罗恩病、小肠肿瘤、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小肠黏膜损伤等。

  4. 结肠疾病诊断:胶囊内镜在结肠疾病中的应用包括结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

03

胶囊内镜的优势与局限性

胶囊内镜具有以下优势:

  1. 无痛、无创、无交叉感染:胶囊采用无菌医用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副作用,一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精准高效,通过磁控技术,胶囊能在胃内各角度,多维度的检查拍摄,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整个胃部检查。

  2. 舒适便捷:胶囊胃镜不需要麻醉,也不用插管,只需吞服一颗小胶囊就能精准全面的进行胃部检查,无痛苦、无麻醉,无不良反应;随时随走,不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相对简单方便。

  3. 小肠检查的优越性:小肠有大约4米长,常规的小肠镜操作技术要求高、风险相对大,往往会费时数小时,还要分为两段进行,先从口进入看一半;下半部分再从肛门进入。各地医院能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少之又少。而胶囊内镜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不但不易出现穿孔出血风险,操作简便,它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70%,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

  4. 没有穿孔出血风险:胶囊内镜在体内的运动依赖胃肠道的自然蠕动,医生无法主动控制其观察角度和停留时间,可能导致某些重要部位观察不充分。如有腔道狭窄、梗阻、消化道憩室等,胶囊内镜可能会滞留在胃肠道内,甚至需要外科手术取出。

  5. 图片清晰,信息量巨大:一次检查可拍摄数万张高清图片。

然而,胶囊内镜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禁忌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的绝对禁忌症有: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因为一旦胶囊滞留体内将需要通过手术取出。相对禁忌症有: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瘘管;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吞咽障碍者;孕妇。

  2. 检查时间过长:常需要数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对于急诊、出血、消化道异物无能为力。

  3. 不能取活检、不能镜下治疗:无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也不能像胃肠镜那样直接进行诸如息肉切除、止血、异物取出等治疗操作。

  4. 胶囊可能有嵌顿、排出困难发生:胶囊内镜在体内的运动依赖胃肠道的自然蠕动,医生无法主动控制其观察角度和停留时间,可能导致某些重要部位观察不充分。如有腔道狭窄、梗阻、消化道憩室等,胶囊内镜可能会滞留在胃肠道内,甚至需要外科手术取出。

  5. 存在拍摄盲区:目前只能控制在胃里的拍摄角度(即磁控胃镜),但在小肠的、大肠运动,只能靠倡导的蠕动完成,所以存在一定的盲区;人的胃肠道里常常会有一些黏液和泡沫,人工内镜可以抽吸、冲洗,达到最佳视野,而胶囊内镜却无法达到。胃肠里面有皱襞、结肠袋等,很多病变可能会隐藏于此,人工内镜可以通过充气等打开观察,而胶囊内镜却不能。

  6. 图像质量受限:其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通常不如传统胃肠镜,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细节可能难以清晰呈现,容易造成漏诊。

  7. 依赖电池续航:它的拍摄需要是胶囊自身携带的电池,大约能维持8小时的工作,由于各人的肠道蠕动、排空时间不尽相同,可能检查未完,电池就耗尽了。

  8. 费用高:检查费需要3500-5000元。普通胃镜只需要300元左右,麻醉的也只需要600元左右。

04

胶囊内镜的发展前景

胶囊内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1. 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主病变检测,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2. 远程医疗:结合移动云计算和5G通信,实现远程医疗服务。

  3. 多功能集成:开发具有活检、药物输送等功能的胶囊机器人,实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

  4. 磁控诊疗:利用磁场控制实现更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胶囊内镜有望克服现有局限,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