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橘红:广东茂名的千年瑰宝
化州橘红:广东茂名的千年瑰宝
化州橘红,这味被誉为“南方人参”的中药材,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从明朝罗辩的种植传说,到现代药食同源的认定,化州橘红不仅是一味中药,更是岭南文化的瑰宝。
历史渊源:千年传承的岭南瑰宝
相传在晋代,道士罗辨(化州人)发现橘果能治喘咳症,在石龙岗种植,用橘果煮水为民驱除瘴气、治肺脾胃疾。被人尊称为“罗辨仙”“橘仙”。化州古称“罗州”“辨州”也因此而来。清雍正八年刻本《广东通志》记载,“化州仙橘,相传为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化橘红在明清时被列为贡品,是中国“四大南药”“十大广药”之一,广东道地中药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化州,关于橘红的传说源远流长。相传很久以前,化州地区有一条由罗江河畔的礞石化成的石龙,兴风作浪,让州民苦不堪言。后来,仙人将石龙制服,并在龙的头顶上种下了两棵橘红树苗,这便是化州橘红的起源。还有传说讲述戴吉老人与阿红救助翠鸟,翠鸟以橘红种子回报的故事,展现了橘红的神奇来历。
独特功效:止咳化痰的“化痰至灵”
化州橘红性苦,主治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目前对化州橘红的定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录的解释: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化橘红作为药材使用历史已有1600多年,素有“南方人参”之称。据记载是由晋代道士罗辨(化州人)发现橘果能治喘咳症,在石龙岗种植,用橘果煮水为民驱除瘴气、治肺脾胃疾。被人尊称为“罗辨仙”“橘仙”。化州古称“罗州”“辨州”也因此而来。清雍正八年刻本《广东通志》记载,“化州仙橘,相传为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化橘红在明清时被列为贡品,是中国“四大南药”“十大广药”之一,广东道地中药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化州橘红的药用价值。苏薇薇团队从199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化橘红的研究,对化橘红的喜爱和关注让她一谈起化橘红就滔滔不绝。“选择化橘红研究,是因为它是岭南道地药材中非常典型的药物,它的止咳化痰疗效非常显著。不论是动物实验、临床实验还是机理研究的实验,都能证明化橘红可以单独一味成药,对呼吸系统疾病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预防用在食品上,就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化橘红具有清肺、解酒、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养生价值巨大。”
从药材到药食同源:新时代的华丽转身
2024年8月26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公告,将化橘红、地黄、麦冬、天冬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这意味着,化橘红正式进入药食同源发展时期。
这一认定为化州橘红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化州市橘品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桂锋便将化橘红月饼摆上货架,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在“中国化橘红之乡”化州,满大街立刻挂满了印有“热烈祝贺化橘红被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字样的红色横幅,每一个化橘红人都喜气洋洋,他们期待着借力药食同源大干一场。
产业振兴: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化州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化橘红产业,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行业标准、培育人才队伍等措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达13.2万亩,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
化州市建成化橘红仓储服务中心,依托化橘红“愈陈愈良”的特性,充分开发化橘红的“金融属性”,以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努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化橘红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还率先在全国成立化橘红银行,开发“橘红贷”“化橘红干果抵押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已累计投放化橘红产业贷款5.89亿元。
化州橘红,这颗岭南大地上的明珠,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千年的传奇。